提起武华文的名字,总是和“量子技术”联系在一起。
从1999年回国创办“北京旷特量子科学研究所”以来,他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与量子信息相关的10项发明专利,并全部公开。2003年“非典”时期,他用研制的量子治疗仪与解放军第309医院合作,成功治愈多位重症非典病人。
2004年,武华文开始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并提出了“量子农业”的概念。
现在,他研发的量子肥料技术已经在北京、湖北、内蒙、黑龙江、吉林、山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种植农作物已经达到 1亿亩。他也被媒体誉为“量子农业之父”。
下乡插队,开始与农业的缘分
日前,武华文所著的《量子农业》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在书中,他提出了量子农业的定义:以载有信息的能量波以共振及记忆的方式传递给土壤、肥料、作物、家畜家禽,使其接收有益频谱波,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动植物养分吸收,激发动植物自我修复功能,消除病虫害,达到治病、增产、提质的目的。
这本书,是他对量子农业技术从开始研发到进行实验、再到推广应用,如今硕果累累的回顾和总结。
武华文和农业的结缘,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1974年4月,当时在北京读高中的他,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来到北京丰台区当时的王佐公社贺照云大队山南生产队。
耕地,播种,除草,浇麦子……武华文和同学们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农业生产中去。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的他,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他不怕吃苦,积极参加劳动,被评为大队、王佐公社、丰台区先进知青。经过8个月的插队劳动,因为做事认真、负责,他被村里安排了新的工作,担任耕牛饲养员。
一次,在流经村里的蟒牛河附近放牛的时候,武华文发现,河岸周围的土颜色非常黑。他没有忽略这个小发现。经过询问当地的社员,得知这种土是一种腐殖土。经过查资料,他发现,腐殖土遇到碱以后会被溶解,成为腐植酸,这些土可以给土地当肥料。这个发现让武华文十分欣喜。
带着这些土的样本,武华文回到中学找到了班主任牛忠尧老师。在老师的支持下,在村里建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室,用比色法来测腐植酸的含量。实验结果发现,这个腐植酸是有价值的。为了得到更加权威的测试结果,武华文又骑自行车往返 40 公里,到丰台区农业局检测站,在那里又做了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有了实验数据的支撑以后,武华文开始行动起来做试验。他一个人挖了很多腐殖土,做成了腐殖酸肥料。然后发给村里的社员,让他们用在大田农作物上。“当时我也做了墨西哥春小麦对照实验,发现施了这些肥料以后,发芽好、生长也好。”
武华文找到大队领导,提出,不如就成立一个肥料厂!他的想法得到了大队和公社的支持。1975年秋季在丰台农林局的支持下买了电机、铁锨、塑料布、手推车等物资。由大队组织了 30 个男女青年,建了一个肥料厂,武华文担任厂长。
工厂开工后一个月的时间,生产了上百吨腐植酸肥料,送到全大队六个生产队,用于种植农作物 3000 亩。“秋天的时候,惊人的数据出来了。”武华文回忆,“隔壁的山北村,他们种了有 100 亩地红薯,用了我们工厂生产的肥料后,增产 100%。”
后来,武华文在农村搞腐植酸肥料的事迹受到了北京市的表彰,他也成为了北京知青“大有作为”的典型。当年的《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台都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北京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1975年11月15日第四十八期专为武华文出了一期工作简报。
正因为这些贡献,1975年底武华文被大家选为“村官”,担任生产队长,这年他20岁。
作为一队之长,要掌握生产队的全局,分派农活、检查任务完
成情况,主持会议,领导政治学习,决定工分,还要处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解决村民之间家长里短的纠纷……这段经历,让武华文对农村、对农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敢负责的农村干部。
回想起这段经历,武华文感慨于时代大潮带给自己的命运转折。 “对于下乡农村插队这件事,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怎么讲它的利弊,但是对我来讲,在农村插队的两年八个月,对我的一生是有帮助的,锻炼和培养了我的意志,由一名城里的学生变成村干部,管理一个村,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走出国门推广中华气功
1976年年底,武华文告别了插队两年多的北京王佐公社,分配到当时的航天部第三研究院的研究所,参加冲压发动机风动台工作。武华文回忆,“当时的同事都是技术人员,而我是高中毕业生。之前是和土地、农民打交道,来到这里,接触的都是知识分子,整个环境全都变了,从一个种地的农民变成研究导弹发动机。一切从零开始。”
他重新开始拾起书本,为了追回失去的时光,抓住一切时间看书学习。四年后,他被提拔为干部。1984年经过考试,武华文作为调干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国家“气功热”兴起。武华文对气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持修炼养生气功,还在哈工大办起了气功学习班。他自己创研了《健目功》、《健脑功》、《安神功》等适合学生的功法,被制作成教学音像制品公开出版发行。后来又集结成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智力气功》。书名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居士书写。
1986年9月,武华文毕业回到原工作单位,航天部三院。当时全国军工研究项目下马,工作不多。他开始与清华北大和一些科研机构合作申请了二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始研究气功和人体科学,撰写和发表了一些论文。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武华文频频走出国门,到日本、韩国、
加拿大、美国等地,进行有关的交流活动,让中国气功被世界上
更多的人所了解、认识。
投身量子技术研究
1992 年,武华文在洛杉矶做访问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华文的一名学生带他参观了一家量子技术研究诊所,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量子信息技术。
他回忆第一次看到的量子检测仪器,“只见医生只通过仪器无创
伤接收身体信息,就为一位患者诊断出了艾滋病,过程中不抽血,不
化验。他们告诉我,这仪器还可以用来检测肿瘤。”武华文对这项前
沿科技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次参观之后,他开始了对于量子技术的
持续关注和研究。他开始大量翻阅资料,一头扎进量子信息技术的
海洋中。
所谓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是物理量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了
“能量的最小单元”假设,并将其命名为“量子”。随着量子概念的
发展,便衍生出了量子物理学,这一学科加强了人类对量子的认识,
很快,量子物理学被人们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在 21 世纪的尖端科
技中,量子技术备受青睐。业界认为,量子技术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具有颠覆性的作用,将为通信、计算、雷达、定时、传感、成像、计量和导航等领域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度、安全性和灵敏度,所以量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竞争浪潮。
无论是之前对气功和还是人体科学的研究,武华文都主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来看待。他相信量子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科学,不仅为气功和人体科学现象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并且将极大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物质信息是可以从物质中提取出来的,通过存储介质再传递出去,可以重新组成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也就是说,它可以合成新物质,也可以分解物质。”武华文向记者解释道。
1999年,武华文回到北京,开始招兵买马,投入实验,打算将潜心研究多年的量子技术付诸应用。
他将研究的方向锁定在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目标上——“研发量子波发射仪,让量子信息技术进入工、农业、环保、人体健康等领域,为大众服务”。
1999年,武华文成立了北京旷特量子科学研究所;2001年,
他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成立了北京宽特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其
主持的“量子共振核心技术”被中关村科技园批准立项,研制成功的
“量子仪器”被授予比利时尤里卡金奖。
创业之初是艰难的。“早几年的时候,国内对量子信息技术完全无法理解,也不接受,当时的市场对我的量子仪器,也一直持怀疑的态度,没人愿意买单。”
2002年底,武华文的资金用完了。“2002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是我最困难的时期”。武华文说,当时他计划退掉自己租用的办公地点,回家办公。“当时两个儿子正面临着上小学,公司里上上下都要发工资,我当时甚至想过想白天去开出租,晚上做实验。”
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武华文一直在坚持。2003年机会来了。非典出现了。武华文夜以继日地工作,成功研发出量子信息治疗仪。他与解放军第309医院合作,用量子信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成功治愈多位重症患者。量子治疗仪在治疗非典中的显著效果,让武华文的公司迎来了新生,他的技术开始逐渐被市场认可。他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了量子技术的深入研究中。
量子农业之父
从2004年开始,武华文和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吴国良合作,开始用量子波照射豆芽的实验。实验证明,生长健壮的黄豆和已经腐烂的黄豆,存在两种不同的“生命物质信号”,通过量子仪所产生的量子波能量可以传递到另一种植物中去,体现为前者可促进绿豆生长,后者抑制绿豆生长的现象。在2005年第二届量子信息研讨会上,武华文、吴国良公布这个实验,并提出了“量子农业”的概念。
2007 年,武华文在第四届量子信息研讨会上提出了量子信息对
应效应理论。他认为:量子信息有五种特征,分别为放大性、缩小性、
存储性、全息性和传递性。对量子信息施加能量后可以有针对性的传
递,产生的量子效应可以使物质结构含量增多、减少、合成新物质和
存储信息场。这个创新理论完全来源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多种领域的上
千次实验。经实验证实:量子信息效应可以使物质含量增多,即信号源物质是什么,经量子仪器传递后的波动能量使其它物质含量增多的也是什么,信号源与反应结果有对应效应。
2016年武华文与袁隆平院士亲切交谈
2007年起,他和北京顺义区南彩镇南彩桃园合作,采用量子技术照射温室油桃。经过多次实验,由农业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根据国家标准检测,油桃硒含量由每百克1.12 微克增加到 2.13 微克。
为了重复试验,这种量子技术对辽宁省盘锦普通大米进行加硒照射,硒含量由原来的0.9ug/100g,增加到3.39ug/100g,绿豆也由原来的 1.48ug/100g 增加到4.87ug/100g。由此可见,这种技术对于粮食水果和蔬菜等都具有良好的增硒效果,这种技术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室内环保、医疗保健、烟酒等领域,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
用量子技术生产的不老莓红洒
除了量子照射仪之外,武华文还研发了量子生物有机肥。这种肥料,既可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大幅增加产量,还能增加农作物有益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减少病虫害,减少化肥用量,基本不需要使用农药,改善水质,改良土壤,降低重金属元素含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农作物口感。
用量子技术生产的有机棵粒肥
2014-2017 年,武华文研发的量子生物有机肥先后在黑龙江省的宁安、海林、林口、密山、虎林、尚志、延寿、宾县、肇东等二十多个县(市、区)开展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应用试验。在《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文件黑土肥[2018」16号关于开展黑土地保护及减肥增效相关新型技术产品示范推广的通知》中写到,该肥料“有效改善植物生长状态、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效能,达到增产提质、抗逆、促早熟及改善上壤微环境的作用。根据在我省不同积温带的多项试验示范的效果表现,该产品在增产、提质、抗逆、解害等各方面效果显著, 特别是在种子处理期应用,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使用便捷、易于推广的特点”。
内蒙古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春辉用
量子技术处理的肥料种植玉米套种大豆获得丰收
2016年6月,武华文的量子农业技术落地湖北赤壁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第一个量子产业基地。据湖北日报农村版 2016 年9月8日报道:2016年7月,赤壁大面积受灾多地被淹,许多农作物绝收。而用了量子肥料的辣椒不但没减产反而增产,其肉质更厚,口感更好。
内蒙古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中药黄芪增产14.7%;西红柿增产34.6%;宁夏玺源量子实业有限公司使用量子肥料,在种植1700亩黄花菜,产量增产40%;
用量子技术生产的肥料种植黄花菜获得丰收
现在,武华文的量子肥料技术在内蒙古、山西、河北、吉林等地广泛运用于水稻、水果、蔬菜、花卉等的种植中。
用量子技术生产的肥料种植牡丹形态新颕
对于量子疗法和量子产品,有人抨击是“智商税”,没有科学原理,武华文说:对于一些未知的领域,可以说还不了解,但不能轻易地去评论它是伪科学。科学要实事求是,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几年市场上也不乏有一些产品打着量子的招牌来作假,骗人,最后被取缔,导致有人就认为量子信息产品都是假的,都是智商税。一个新的产品、技术出来以后,往往会经历一段时期市场的乱象,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我觉得现在需要成立一个机构,对上市的产品进行审批,来区别真的量子产品和假的。这也有利于量子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由于武华文在量子技术领域的不懈探索,让他收获很多荣誉。2011 年 6 月10日,武华文被授予第九届“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5 年,武华文又凭借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获得 “2015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当选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2021年当选为中国量子巨系统创新平台特邀主席。
他说:“我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投入到量子领域的研究中,用这项前沿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