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5月28日 /美通社/ -- 后疫情时代,现有国际教育将面临怎样的改变,未来国际教育之路应该怎么走?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的国际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教师?
5月26日,“新教育 新思考”新东方教师培训公益版第五期教育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围绕“国际教育”主题,国际化教育相关方面的九位海内外专家齐聚“云端”,就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教育人才需求与培养、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新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此次论坛是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联合主办,面向教师及教育全行业的系列在线公益活动。活动于5月12日正式启动,至5月28日结束,共计6期,旨在通过主旨对话、专题演讲、国际研讨等形式,邀请海内外知名教育专家、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疫情下的教育变革与发展,以及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与方向。
主旨对话:不要再把孩子培养成“知识容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令各国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让下一代接受怎样的国际教育?5月26日的主旨对话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兼修订组核心专家张连仲对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周成刚,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教育新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周成刚(左)、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连仲(右)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教育?张连仲认为,随着国际交流愈发密切,孩子们走出去接受教育也会越来越方便,但真正的国际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出国读书,而是国际水准的教育。即在全球化背景下,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主动和世界各国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
周成刚补充道,即便在国内的孩子也要具备全球意识,要站在世界的更高端。国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与人合作,推动世界问题的解决,寻求自己在国际上的一席之地。
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张连仲认为,虽然过去几十年国内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有学习力、思考力和正面情感的人的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如果我们教出的孩子还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那我们对不起这个时代,对不起下一代。”张连仲表示,世界日新月异,按照知识点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实,21世纪生存的基本技能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需要主动寻找信息;二是筛选、处理、整合分析信息;三是确立自己的观点,有效表达观点。因此,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21世纪国际教育的核心,在这个核心背后还需要有基本的人文关怀,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人,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中国传统教育在知识精细化传授方面更有优势。周成刚表示,东西方教育可以更好地结合,把东方教育的经验、文化、传统,加上西方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把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
在国内,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与国际接轨的人?张连仲在“STEAM”教育中加了一个“R”,它可以理解为Read,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愿望、习惯和方法;也可以理解为Responsibility,对自己、他人、社会、自然负责;还可以理解为Response Ability,即能够跟身边、跟多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进行互动的人。
新时代的国际教育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张连仲认为,老师需要调整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变成问题启发者、引导者,要拥有国际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带领学生去学习、探究、表达。而这些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自我成长,需要形成体系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专题演讲:疫情之下,让国际教育回归本质
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俞仲秋、新东方集团演讲师孟繁飞和集思学院创始人兼CEO沈聪分别基于各自的经验和思考,就新时期的国际教育发表了专题演讲。
作为曾赴美留学、学习过小语种,目前从事国际教育的新东方人,俞仲秋从国际教育的开端讲起,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为大家做了主题为《世界多元化格局下的国际教育》的演讲。他认为,人们对国际教育资源的追求,始终是和国际格局密切相关的。如上世纪80年代,大家出国留学的动因主要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物质、科技、人均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现在随着世界格局的多元化发展,国人的留学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小语种进入到中学的教学大纲里,不仅丰富了考生高考时的外语选择种类,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传统留学目标国以外的更多选择。
孟繁飞为大家深入分析了疫情前后出国培训教师所面临的变化与竞争,以及疫情后如何成为有价值的出国培训教师等话题。他表示,未来的出国留学培训市场一定会更加细分,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头部效应下,大家都更倾向于选择跟随某个单科,甚至单个题型里的行业专家来学习。因为疫情后最有价值的老师一定是垂直深耕某一细分领域,并将该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与此同时,还要满足英语功底深厚,深受学员欢迎,有线上及线下招生能力等特点。所以,老师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在最擅长的领域垂直深耕下去。
沈聪从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世界名校对于申请人的要求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对国际教育的理解。沈聪表示,国际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其实和欧美顶尖名校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一致的。具体来看,斯坦福大学强调“有吸引力的”而非“有竞争力的”,耶鲁强调“独特的”,布朗大学的要求是“自我激励的”,哈佛是“专注的”,普林斯顿强调“独特的意见”,各不相同但又有共性,本质上都要求学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具备足够的自驱力,并致力于解决世界和社会的核心问题。他认为,疫情之下,国际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更为凸显,对于交叉学科、复合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此外,沈聪还分析了疫情之下名校招生政策的变化,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应对策略。
国际研讨:国际教育既要扎根真实世界,又要扎根本土文化
国际研讨环节,原北京顺义国际学校总监Ada Jen、北京京西学校中国文化部主任王文静、北京盛德维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范猛与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高薇连线,四人围绕新时期国际教育的诸多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四位嘉宾就“国际教育应扎根何处”“全球胜任力从何而来”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范猛认为,国际教育要在两个领域进行扎根,首先,扎根于真实的世界,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校空间当中,真实地感受未来现实世界的挑战。第二,扎根在自己的本土文化,只有从小把本土文化的根扎深了,国际教育的大树才能够真正长起来。
王文静认为,培养全球胜任力,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机会与挑战。全球胜任力包含四个维度,一是知识,包括跨文化知识;二是价值观,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三是态度,对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文化的差异;四是技能,具备不同背景下的沟通技能。其中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是核心,这也是国际学校的必修课。
Ada Jen补充道,国际教育与全球胜任力落实到行动上,要培育家长和老师,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孩子,比如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奇心,老师要有探索创新和抗挫折能力等等。
高薇表示,国际教育的趋势一是多元化,认识到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优势,帮助他们发展优势;二是开放性,让孩子在各种各样、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体验学习,为他们提供培养智慧的土壤和机会。
无论国际教育扎根何处,真正对学生起到关键影响的还是老师。王文静认为,国际教育的老师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老师从主角变成配角,同时与家长、社会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型的大社区。
此外,关于孩子出国留学的年龄,各位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Ada Jen认为,无论在什么年龄把孩子送出国,培养孩子独立性这件事都要从小做起,更深层次的是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范猛认为,与其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如先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与其去追求英语语言的进步,不如先把母语的基础打好,这两点是家长在考虑孩子留学年龄时的核心问题。
高薇进一步总结道,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当中,他的文化根基和自我身份认同感也是安全感的一种体现,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
最后,谈到疫情对国际教育的启示,Ada Jen认为,疫情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思考的机会,经历了这一次要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深刻体会到我们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能游刃有余面对无法预测未来的个体。
王文静认为,国际教育要不断创新以应万变。首先,要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应变能力;其次,疫情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愈发彰显其世界意义,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新型学习社区。
“新教育 新思考”新东方教师培训公益版教育研讨会已进入尾声,最后一期将于5月28日下午2点准时与大家见面。届时,教育行业八位大咖将就“在线教育”主题,以主旨对话、专题演讲、国际研讨三种形式展开探讨,敬请期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