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0年5月7日 /美通社/ -- 在家呆久了,美食当家们纷纷大显身手,解锁了一项又一项的“隐藏技能”。惊艳美食的炮制,当然少不了对酱料的妙用。然而,美食做好后,应该如何“照顾好”这些酱料呢?这些细节操作:酱油瓶直接敞开瓶口放置;瓶口、瓶身沾上酱油而没有及时擦干净;酱油开盖使用后,置于高温或不够整洁的环境中而没有放冰箱……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然而,这些“常规操作”可能就为酱油生虫创造了条件。近期,李锦记就“酱油生虫”问题分享了相关科学研究的结果,并告知了广大消费者酱油的正确使用和保存方法。
科学分析,寻求真相
随着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变得炎热,湿度也在步步升高,每年在此“天然温床”的辅助下,以华南温热湿润气候为主的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都会出现一些酱油生虫事件。其实,造成此现象的“案件迷雾”早已被吹散。2019年5月,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1]通过长期的生物研究,揭开了炎热夏季食物生虫现象高发背后的真相,并获人民网转载[2]。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丘雪红专家表示:普通苍蝇的卵在高盐分的液态食物比如酱油中是无法孵化的。也就是说,酱油本身携带蝇卵并孵化成虫是不可能发生的,目前普遍的酱油生虫现象,均是在酱油开封后使用的过程中才产生。
其实酱油生虫的“罪魁祸首”是酱亚麻蝇。质量较好的酱油,富含氨基酸,酱油开封后使用过程中,残留在瓶盖、瓶身等处的酱油,就会很容易吸引到酱亚麻蝇。因此,使用后没有合理存放及清理的错误做法,给了酱亚麻蝇“可乘之机”。关于未开封的酱油本身是否携带幼虫这一问题,其实在购买的时候肉眼很容易就能发现。
李锦记的“执念” :零缺陷品质管理理念
能在百年历史洪流中屹立前行的企业并不多,而李锦记正是其中之一。今年,跨国酱料集团李锦记已经迎来诞生的第132周年,岁月的沉淀却使得它更加熠熠生辉。其中,“100-1=0”的零缺陷品质管理理念功不可没。它的意思是,做100件事,只要有1件做错了,所有的结果可能归于0。本着对质量百分百的坚持,李锦记以优质非基因改造黄豆,配合传统发酵工艺,并与时并进,不断完善生产及晒酿酱油设备,融合现代化技术生产古法酱油,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力求全方位保证产品质量。
将大豆等原材料预热、连续蒸煮及通风制曲,乃是酱油晒制前至关重要的步骤,李锦记与日本藤原酿造机械株式会社共同研发连续蒸煮及圆盘制曲系统,在全密封的环境下,使用无间断高压蒸煮黄豆,并实现进料、翻曲、出曲等全过程自动化操作,确保卫生可靠;此外,李锦记还积极引进环保自动压榨线、前瞻性地发展酱油调配系统的智能化革新、投入使用智能物料管理系统及自动化分拣系统……而且,一瓶李锦记酱油,从选料到出厂就经过多达900项食品安全测试。精益求精的生产追求,是李锦记“永远创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李锦记秉承“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而美味酱料产品的重要实践。
为了更健康美味的享用每一瓶李锦记酱油,各位“厨神”在使用保存时请注意以下三点:
每次开盖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干净瓶口、瓶身处的酱油,并立即封上瓶盖。
避免产品在室温潮湿下储存,应远离高温灶台或阳光直射。并将产品存放于阴凉干爽处,或冷藏存放。
避免产品在容易被污染的环境下储存,及时清理厨余垃圾、保持厨房干净卫生。
附注:
[1]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昆虫研究所,是主要从事动物科学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省级公益一类科研机构,在昆虫生活习性研究上有丰富的经验。 |
[2]人民网转载:最新! “酱油生虫”科研成果出炉,真相来了!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