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杭州2017年1月12日电 /美通社/ -- 2017 年1月10日,丁香园《健康中国面对面》推出第三期巅峰对话节目:看病个性化,可能吗?围绕百姓看病效果瓶颈,探讨个性化医疗的可能性。
自2016年9月《健康中国面对面》栏目首次亮相各大视频网站,前两期节目视频点击量累计突破200万,节目话题也引起网友的激烈探讨与转载。
《健康中国面对面》第三期节目邀请到了三位分别来自知名医疗机构和生物医疗企业的领航者:河北燕达医院院长侯艳宁、天益健康科学研究院(镇江)有限公司董事陈顺治、Bio-Techne 大中华区董事长及总裁邵晓文, 几位嘉宾就个性化医疗在国内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首先要了解:看病,如何个性化?
个性化医疗是一种全新的定制医疗模式,它以患者个人独一无二的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一些其他身体特质信息数据,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以癌症为例:
1. 基因检测,明确病因
如果把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比喻成庞大的军队,即便张三和李四得了同一种癌症,但他们体内的癌细胞兵种却可以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就会导致,同样的治疗手段、同样的药物,对张三有效,对李四却完全无用,所以这就需要依靠基因测序精准的发现病因。
2. 遗传咨询,精准解读
基因检测报告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的临床遗传咨询师才能进行解读。
3. 靶向治疗,精准用药
通过基因测序和遗传咨询,确定患病的原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比如以 Kras 为例,美国每年新增10万例结直肠癌患者,而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爱必妥”,对带有 Kras 野生型基因的病人较为有效;如果病人携带的是 Kras 突变型基因,药效就会急剧下降。
基于我国个性化医疗发展现状,节目中侯艳宁院长、陈顺治教授以及邵晓文博士结合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对个性化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同时为老百姓个性化看病前所需掌握的信息进行了全面分享。
节目精彩看点
侯艳宁院长:治疗癌症“量体裁衣”,个性化医疗成理想模式
个性化医疗的检测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将癌症基因突变定位,确定其机体药物代谢能力,以便给予患者最准确的药物剂量,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如分子靶向药物,药物剂量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先进治疗方法,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起到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肿瘤转移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作用。这样也正是“癌症个性化医疗”被推崇的原因。
陈顺志教授:基因检测让专病专治,看病吃药不再“大锅饭”
在给患者进行个性化医疗前,医生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检查,对患者进行精确地诊断。标准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是患同一种病的所有病人都吃同样的药,属于“大锅饭”的水平。基因序列分析为医学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对肿瘤细胞的分子分析,可以找出有规律性的高发突变,然后研制出针对这些突变的药物。个性化医疗是要对疾病用生物标记进行细分,然后用对生物标记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分别治疗。
同时基因检测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比如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她的妈妈和姐姐都得了乳腺癌,她在接受基因检测后,确认自己也有同样的基因缺陷,就提前进行了一些预防措施。
不过基因检测也有他的局限性,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基因检测结果只能说明个体是否携带癌症相关变异基因,但无法确认是否会患癌。
邵晓文博士:让个性化医疗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个性化医疗的浪潮已经来临,借助技术的力量降低成本,营造良好的硬软件环境,让人类从个性化医疗中大受裨益,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身体和心理负担,也能服务于更多的社会大众。基于现在准入门槛还比较高的情况,邵晓文博士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希望未来的中国医疗能做到3个A:
Affordable 花得起:能够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费用,让病人花得起钱,看得起病。
Accurate 非常精确:通过创新的技术革命,让治疗更精确,用药更精准。
Accessible 方便可得:未来的个性化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三甲医院,让普通老板姓也能轻松享受个性化医疗服务。
个性化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个性化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癌症治疗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基因检测的技术,只在部分疾病中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被检测出来。
个性化医疗在肿瘤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包括肺癌、乳腺癌、肠癌等高发癌症。而在其他复杂慢性病领域,如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个性化医疗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另一方面,更多疾病不只是基因本身的问题,生物、环境、社会、心理等很多因素都是导致个性化分类难以开展的原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