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叫声酷似小孩儿啼哭,俗称“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约3.5亿年,是比恐龙还早的“地球纪念物”和极其珍贵的“活化石”,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中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阳爱生,原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一生都在从事水产动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尤其在对大鲵的人工繁殖及价值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有趣的是阳爱生一开始并不是研究大鲵的,甚至在决定接下大鲵人工繁殖研究课题后,还对大鲵知之甚少。那他为什么会突然对大鲵研究感了兴趣,又是如何做到为研究大鲵奉献一生的,他与大鲵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难忘的故事,不妨一起去听听阳老讲述他与大鲵的缘分。
临危受命,啃下国内水生动物繁殖三大硬骨头之一
大鲵不仅是水中的“活化石”,更是水中的“活人参”,其在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鲵一直被作为一种水产资源收购,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有一吨大鲵换5台卡车外加32吨小麦的记录。
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量非法捕捉贩卖大鲵,再加之天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使得大鲵野生资源锐减。保护野生大鲵、进行大鲵人工繁殖研究刻不容缓。
然而研发的道路却并不顺畅,为全面保护和研发大鲵,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挂牌成立了国内首家专注大鲵研发的机构,在开展了七个年头的研究后,仍无实质进展。
转机发生在1977年的盛夏,当时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司的一位官员到访了桑植县,关注到了当地的娃娃鱼研究所,了解到研究所在研发上遇到困境后,该官员要求湖南省相关领导与部门要积极配合与支持该项研究。任务就这样层层落实到了阳爱生所在的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作为所里科研负责人员,阳爱生担下了寻找和安排大鲵研发人员的责任。
征集报名的通知发出去了,所里却迟迟没有人愿意报名。看到这个结果阳爱生并不意外。众所周知,大鲵的繁殖是国内水生动物繁殖的三块硬骨头之一(其它两项是白鳍豚和鳗鱼);其次,大鲵一般都栖居在大山沟里,交通不便,去了就相当于与世隔绝;加之当时研究员的评职称与加薪都与能否出成果挂钩。如此一来,研发陷入瓶颈的大鲵人工繁殖项目自然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作为党员,同时也是负责人,阳爱生认为无论如何项目不能因此就黄了,实在没人去,那就自己上。下定决心后,阳爱生辞去了当时所有的职务,一心奔赴山里,开启了大鲵人工繁殖的研发工作。
一战成名,专注中国大鲵的价值研发与推广
来的山沟里,第一次见到大鲵,阳爱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娃娃鱼真的太漂亮了,有金黄色的、红棕色的、褐灰花色的……表皮甚至会随着山里的地质条件不同而长出各异的花色纹理。”阳爱生回忆起初见大鲵的惊艳。
随着对大鲵的了解越来越多,越发激起了他研究大鲵的兴趣。但当时可供研究参考的资料非常少,包括大鲵何时产卵等都没有相关记录,人工繁殖信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任务硬,难度大,但阳爱生没有丝毫畏惧,对大鲵的好奇,让他有了探索未知、攻克难关的信心和勇气,在阳爱生看来,越是有挑战性,才越能感觉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
敢担风险,不畏艰难,阳爱生在桑植县桑泉水库研究娃娃鱼,一待就是三年。每天跟着当地有经验的村民一起去寻找并观察大鲵,收集整理一手资料。说来也奇怪,娃娃鱼出没的地方,附近总会有五步蛇的身影。一次,阳爱生在水库进行考察,一条五步蛇不请自来,跳上了阳爱生划的小船。阳爱生笑言,当时没在怕,回家后才觉得脊背发凉。
在得知阳爱生接下研究大鲵人工繁殖的课题后,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曾劝他放弃,他们认为这个课题不仅难攻克,研究的条件还异常艰苦,每天都在各种山沟洞穴里奔走,潜藏的危险也多。但阳爱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感兴趣,就是想研发,抱着这样的信念,皇天不负有心人,阳爱生的研究竟很快就取得了质的突破。1978年,以阳爱生为开拓者的湖南水产界专家首先成功实现大鲵的人工繁殖,阳爱生因此被誉为“娃娃鱼人工繁殖第一人”,消息震惊了整个科学院。
在阳爱生的努力和坚持下,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得以被攻克,大鲵人工养殖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国家对大鲵驯养繁殖、捕捞、运输及经营利用,实行特许经营证,严格管理,鼓励驯养繁殖和合法合理经营,全国办证的娃娃鱼养殖单位有几百家,逐步实现了从原始捕捞到人工驯化的转变。
大鲵可以合法的养殖和利用了,阳爱生又开始了新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到大鲵的价值。研究大鲵一辈子,阳爱生感叹到:越深入研究就越发现大鲵真的浑身是宝。
大鲵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大鲵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我国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
除了营养价值极高,大鲵还是一味传统的名贵药材。其肌肉、内脏、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在历代方石中多有记载。《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四部、大鲵……以痴疾”。《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等药典中也有“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鲵入药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肤方面有显著功能。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等,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咳血,久痢脱肛等。现代医院认为,经常食用大鲵可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
即使研究了几十年,阳爱生感觉自己对大鲵还是不够了解,“我总觉得大鲵是很神秘的动物,我们现在发现的它的各种价值,可以说还只是冰山一角,才刚刚揭开它的面纱,针对大鲵的价值研究和开发,我们还有很多未知,需要去不断探索和完成。”
不忘初心,致力于大鲵产业化造福人类健康
在以阳爱生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珍贵稀有的大鲵成功实现了人工驯养繁殖,同时通过专家们的不断研发,大鲵的各种营养、药用价值也不断被认知。认识到了,怎么样去利用大鲵这些价值造福人类,成为了阳爱生晚年最重要的课题,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带着这样的目标,在阳爱生的主持下,成都鲵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作为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阳爱生带领技术团队专门就大鲵的各类价值进行科学、深度的全面研究,并以大鲵为原材料进行各类深加工开发利用。
庚子鼠年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免疫功能差,抵抗力弱,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成为了感染的易感、易发高危人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医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阳爱生认为,中医作用巨大,但是从药物角度来看,作为预防中药,是不可能长期服用的,而疫情可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在他的带领下,鲵肽生物科技秉承“医食同源”的理念,立足大健康,深度研发大鲵价值,并集中在对各种活性肽的开发上,首次独家发现了大鲵身上的4种特有活性肽,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牡蛎、沙棘、枸杞等各种药食同源的药材,推出了提升人体免疫力的鲵极系列滋补佳品。
不仅是针对疫情,阳爱生还关注到目前国家医保正面临着巨大压力,“看病贵”成为压垮很多普通家庭的稻草,如何利用药食同源的理念,开发出更多食用级的营养保健产品,帮助千家万户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减少去医院的频次以及医疗开销。这既是阳爱生的个人情怀,也是鲵肽生物科技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人一生不用做太多的贡献,能做好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对于阳爱生而言,一生为鲵,极尽全力,保护大鲵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开发大鲵资源,让其巨大的价值能真正为人类所用,造福人类健康,则足矣。
【撰文】安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