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财网>>首页—国财网!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7月15日大限将至,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面临大洗牌

作者:zgdx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6-07-13 17:12



    7月15日大限将至,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面临大洗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全新的规范时代的到来。因为,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任何心存侥幸的机构从这一刻开始均需要认真思考当前的处境和未来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监管的接力棒已经从银监会移交到了证监会。 

    自2013年允许公募基金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始,证监会监管下的资产管理机构已经开始正式大规模切入财富管理市场。截至2015年底,公募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已经突破了8.57万亿(其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占比70%),在各类资管业务中名列第2,超过了公募资产规模,仅次于信托。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都经由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完成销售。 

    更大的改变来自于2014年1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经过短短的两年时间,截至2016年5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98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0260只,认缴规模6.45万亿元(其中多数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实缴规模5.30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40.59万人。而截至2015年末,信托行业管理规模维持在16万亿左右,从业人员达到17554人。 

    这就意味着,经历了短短的三年时间,证监会体系监管下的公募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在从业人员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信托行业,管理规模(两者加总15万亿)也已经基本追平信托行业,其增长的势头依然不减。 所以,我们说资产管理行业和财富管理行业的接力棒已经从银监会系统移交到了证监会系统,同时监管的主体也随之转移。而熟悉证监会监管风格的人都会清楚,规范监管的时代即将到来。 

    终于在2016年4月1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7月15日成为了监管的大限,在此之前基金业协会快速推动了数次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为从业人员合规展业具备了条件。但是,从业机构的合规性将会在管理办法实施之后严格执行。其中,效力最大的一条即“第六章第三十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中国基金业协会不予办理私募基金备案业务。”这就意味着,类似于10年前证券经纪人整顿的历史将在私募基金行业和财富管理行业重演。 

    其次,我们必须认清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以信托起家,随信托发展,伴信托萎缩。2008年以来,国内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至2014年,已经形成了几家年度销售规模千亿级别的机构和十余家年度销售规模百亿级别的机构。而深入这些机构的产品结构,绝大多数金融产品都是来自于信托公司。但是伴随着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的出现,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产品结构开始出现分化:嗅觉灵敏的企业开始布局私募基金并占得先机;而更多的机构则随着信托产品的萎缩和信托公司直销力量的崛起而走向衰落。 

    对私募基金时代到来,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完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面临着断粮的窘境。私募基金时代的到来正在形成共识,但是很多短视的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依旧抱有侥幸心理,希望在原有模式下维系。在严格监管政策到来的情况下,很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无证、机构无牌,完全暴露在了监管的视线之下。基金子公司和私募机构在监管的严格要求之下,不得不终止原有合作模式,从而转向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持牌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三方面临断粮的风险。 

    股权时代的到来,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更是无所适从。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公司不持牌可以选择跳槽,但是没有积累起适应股权时代到来的能力则更为被动,这个影响才是深远的。过去以房地产、政府平台为主流基础资产的非标类产品已经被过度开发,并积累了大量风险;当前的基础资产已经转变为优质企业的股权,这就要求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发行一只又一只的产品、熟悉更多的行业,了解更多的业态。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行业还处于无所适从的阶段。 

    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梳理,我们做出以下几个判断。 

    1、银行业僵化的体制下,私人银行业务仍然难以有大作为。金融脱媒已经是大势所趋,泛资产管理时代下的利息市场化严重削弱了银行业的暴利,私人银行业务承担“创利”压力,依旧难以从客户出发,为客户做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2、“飞单”、“收单”模式将会终结。如同证监会在十年前整理证券经纪人队伍,最终达成证券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效果一样,此次规范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的募集,也会带来私募基金销售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飞单和收单的模式将会就此终结。 

    3、建立在“飞单”基础上的类平台企业会随之衰亡。近年来,行业内以佣金比价为导向的所谓金融超市受到了较大的关注,这些打着“共享经济”名义的“平台”已经完全违反了募集管理办法,这类企业终将走向衰亡。 

    4、集团公司“资金池”推动下的财富管理不符合私人银行的方向。私人银行业务下的金融资产与高净值客户是明确对应的关系,是建立在对客户风险偏好和资产风险属性基础上的综合配置,因此“资金池”不会成为私人银行产品的主流。 

    与此同时,监管为规范的机构与从业人员打开了出路与空间,财富管理2.0时代呼之欲出。 

    合并发展、抱团取暖、合规发展,是当前的趋势,也会开启财富管理的2.0时代。就市场而言,全国拥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合规机构仅有93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开展面向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服务,这就意味着合规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仅仅在50家左右,这些机构则迎来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可以快速从市场中找到优秀的企业、团队和精英投资顾问。而对于无牌的机构,寻求合并发展、抱团取暖则是保证合规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保持创新机制,即满足理财师团队合规展业又满足自主灵活的机构,有望快速成长起来。 

    走向专业,与时代俱进,以客户为中心,做好资产配置,是长远之计。泛资产管理和股权已经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方向,科学的资产配置是符合客户根本利益的,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未来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必须具备明确的投资策略、清晰的资产配置方案和泾渭分明的金融产品线,而私人银行家则以此为依托,开展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工作,为投资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专业能力的支撑下,未来财富管理的新业态将会呼之欲出,财富管理进入2.0时代。我们判断,财富管理2.0时代将会融合了互联网精神和金融专业,具备以下主要的特征。 

    1、基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专业的平台将会主导市场。开放、创新、务实、共赢是互联网的重要精神,正直、诚信、敏捷、干练是金融人的重要品质,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很好衔接互联网的效率和金融的专业。 

    2、平台+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是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根本。资产管理是财富管理的基础, 在平台上的独立资产管理机构是泛资产管理时代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所以只有驻扎了大量优质资产管理机构的平台才可能在财富管理2.0时代获得大发展。 

    3、平台+理财工作室模式是保持理财师独立性的关键。财富管理是连接高净值人群、产业和资本的黄金桥梁,专业的理财工作室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未来理财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将类似于执业律师,采取合伙人机制运行,合伙人代表所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利益,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中国未来的私人银行家也将从此而出。 

    最后,大洗牌之后,中国独立的私人银行家和独立的投资银行家将应运而生。 

    大洗牌之后,一个优秀的财富管理平台将依托互联网力量吸引大量理财师和资产管理人加盟。理财师经历专业化训练,将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高净值客户服务工作,逐步成为独立的私人银行家;具备“知本家”特质的资产管理人将会更多贴近高净值客户的资金需求,甄选和设计出和客户需求匹配的金融产品,并逐步成为独立的投资银行家。在这种模式下,适应时代的财富管理平台将会成为“理财师的家园、知本家的乐园、投资人的庄园”。 

分享到:

关键词:

更多精彩热图
更多今日推荐
更多最新标签
更多拓展阅读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标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7月15日大限将至,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面临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