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感受,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和家长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瑞得福国际学校学生陈同学和妈妈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陈同学妈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教育的差异。
口述:陈同学妈妈
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从小就是偏科的,觉得数学、语文、英语非常重要,其他科目都是副科,老师也不是很认真的去教副科,天天排名就是看主科的成绩。而美国的高中和大学本科都是通识教育。瑞得福国际学校的课程设计因为是整个照搬美国的高中课程,所以在知识结构上更完整一些。去年我儿子入学的时候有4种选修课程供选择,有偏文的、偏理的,偏艺术的、偏商的,高中课程的24个学分里,要求这4个方面都要涵盖。在瑞得福国际学校,老师说凡是选修的课程都要当成必修课来学。
跟中国的教育不同,美国的教育是直到研究生阶段才有专业性的学习,所以高中到大学都是寻找兴趣的过程,如果学生自己都不接触这些专业,他当然就不知道要选择哪个专业。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对学校里设置的专业没有很多的了解,人家说女孩子可以学会计,于是我就学了会计专业。后来我自己也反思,虽然我也算是名校出身,可是我会什么呢?只会一些财务知识,仅此而已。小学到高中都是学校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这样一种模式,所以我们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我们也写不出美国人写的那种科幻文章。
接下来陈同学妈妈给各位家长分享了陈同学在瑞得福国际学校的一年里总结出的几点感悟。
口述:陈同学妈妈
我儿子总结自己在瑞得福的这一年中的感悟,有四点:第一,他觉得西方人的艺术是深入骨髓的。他说我们看到画画就是画画,音乐就是音乐,但是西方人是骨子里就带着艺术细胞的,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们在国外看到一些建筑和细节,能够感受到艺术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是在每一个人的骨髓里面。
第二点,西方社会崇尚体育和正能量,首先体现为体格是否强健,西方非常重视体育教育。我儿子最近一直在跑步,他知道如果他没有体育方面的一些特长,那么他将来会很难融入美国社会,也很难融入学生群体。我曾经看过一篇介绍耶鲁大学的文章,文章里说,耶鲁大学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课外活动而不是在学习。课外活动有哪些呢?主要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带来什么呢?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的学校里,文化课非常多,学业压力很大,学生只有学的更多、更深,才有可能更拔尖,根本没有时间做运动。所以,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点,美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国崇尚个人主义,我们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需要你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一点跟中国完全不同。在课程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提问题,留的作业也是开放式作业。昨天我看我儿子的作业很感动,作业要求讲述波音的发展历史,我儿子对航空业很着迷,他阐述了波音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也穿插着航空业的发展,写了整整10页纸,最后2页是参考文献。我问他前边的东西是不是拷贝过来的啊,他说怎么可能,都是我看书总结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怎么可能是抄的呢。
我看儿子这篇文章逻辑是很清晰的,论述详略得当,词汇非常丰富,觉得比我经常写分析报告的同事写的都到位。曾经我把我同事写的成本分析报告拿给我儿子看,他说这怎么叫分析,都没有分析,都是数据的展示。所以我说开放性的作业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经常看到有一些人很爱思考,能想到很多东西,我身边有从美国回来的同事,他们能够就一个问题提出几十个问题,我们都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提出这么多问题,因为我们从小都是灌输性的学习知识,很缺乏思考的能力。
我儿子前段时间的一个历史作业要求阐述古代文明对当代文明的影响,我儿子讲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他从私塾制度、茶叶、瓷器以及我们的科举制度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很纳闷他是怎么知道的科举制度)。他的论述特别详细,指出韩国、日本和一些东南亚的国家以及西方的一些考试制度全都借鉴了中国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然后阐述了这个选拔制度是如何推动了人类发展:最初都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得高望重的人可以任官,到了隋朝中国才开始有了科举制度,并且为世界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
我从儿子的文章里学到很多东西,我原来只知道有一个科举制度,而且我们从来都是批判科举制度,批判我们的八股文的,而儿子学校的开放式学习就要求他必须大量收集资料,而搜集的过程就是学知识的过程,所以他能学到我不知道的知识。开放式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我觉得美国的考试,包括SAT考试,有大量的题目都是在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觉得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启发孩子,而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自己学习的过程。
第四点,我儿子提到了诚信教育。他拿我的毕业论文来举例,我的毕业论文是当时花了一两周的时间写的,都是抄来的。我们那会也没人管,老师说要交论文了,我们就赶紧去搜,真的是抄了很多。到了瑞得福国际学校之后,老师教育他们说美国最讨厌学术不诚信,所以作业有雷同的同学都被老师叫去谈话了。老师要求,文章里面如果借鉴了别人的东西,都要在注解里面写清楚,不然人家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你的观点。美国人比较尊重别人的知识,不是说拿来就用。
以上就是我儿子在瑞得福国际学校这一年的几点体会。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学习西方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我最近在看西方的历史,他们也是一步步发展,物质基础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之后,才开始思考怎样可以过得更幸福,可以生活得更好,才会到达今天这样一个程度。我觉得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要拥抱这个世界,拥抱西方的一些好的价值观。
补充一点,中国和美国都讲爱国主义,但是我们一直都是口头说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过。在瑞得福国际学校,老师经常会跟他们说要学会服务社会,要懂得关爱别人。我儿子周末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志愿者的活动,包括学校的开放日,学生们都是自发、自觉的为学校提供服务。我觉得,在这个学校里我儿子懂得了什么叫服务,并且真正的落实到了行动上,这也是我们觉得西方教育能给予孩子的。我现在也经常去儿子学校,希望能成为他们学校的一份子,更多的为学校服务。我们今天不是要批判我们的教育,而是我们的普通中学实在是没办法做到,中国人太多了,资源又有限,怎么办呢?只能是这样的一个教学。现在能走出来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能够给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的家庭。
最后,陈同学妈妈跟大家分享了她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口述:陈同学妈妈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起表率作用,另外就是要跟孩子做朋友,要能在思想上跟孩子交流,这样我们的孩子会成长的更好。我孩子最近特别关注美国的大学,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去看这些东西,然后要跟孩子交流,他也愿意跟我谈这些。再比如说,如果家长都是很爱看书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肯定也很爱看书。我孩子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要给他树立一个榜样,所以我当时学了厦门大学的会计硕士,他看到家长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自然而然的他也很爱学习,所以我儿子小学时候开始已经看了两书柜的书,现在他不管去哪都要买书,包括他去国外,更多的也是看博物馆。所以家长做好表率,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
我觉得作为家长更多的是为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至于孩子将来能走多远谁也决定不了,因为孩子的路是要靠他自己去走。我们不会帮孩子做选择,只是告诉他我们给你提供了什么样的资源,至于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他的路怎么走也是他自己的事,我是这样引导我的孩子的。
我姐姐的女儿今年工作了,家里为她操心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选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我跟我姐姐说,这么大的孩子我们怎么能替她的未来着想呢,她今天是选个有钱的男朋友还是没钱的,跟你有啥关系呀,没有关系,这是她的幸福,是她要经历的事情,是她的历练,我们谁都不能代替她。家长只能是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至于孩子接不接受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他的人生要让他自己走。
我经常跟我儿子说,人生这么短,我们不指望你将来大富大贵,但是我们一定希望你是幸福的,一定希望你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没有别的。
2016年秋季学期瑞得福国际学校面向全国招收7至10年级学生250名。
开班计划:
7年级开设4个班,限招80人;招生对象:小学毕业生、初一在读生
8年级开设2个班,限招40人;招生对象:初一、初二在读生、
9年级开设5个班,限招100人;招生对象:初二在读生、初三毕业生
10年级限招30人,招生对象:初三毕业生、高一在读生
入学考试:
所有报名我校的学生均须参加入学考试。
考试方式:笔试+面试
笔试科目:数学、英语
考试时间:2016年7月9日、7月16日、7月23日
考试地点:瑞得福国际学校教学大楼
详细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葵南路宝资源科技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