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不断让欧洲人万万没想到的旅程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德国在生产制造上超过半世纪的全球领先地位,又一次得到价值放大。如果说互联网的榜样看美国的话,那消费升级要学习的,就是德国。
在中国,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得到快速普及,在这场美国引领的全球信息革命 30 年之后,新的经济动力转移向生产制造的升级。而消费升级的机遇,对消费力巨大的中国而言,可能比互联网曾经带来的机遇要更大。
追求品质是职责所在,而非谋生手段
值得学的东西很多很多,比如一把菜刀。
我的母亲出身农村,每次她来到北京,亲自下厨做一桌家常菜是少不了的。母亲在厨房待了大半辈子,用过的菜刀也不少,但几乎每回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我家里的刀「真好用」。母亲认不出品牌,其实那是我从德国买回来的一套双立人。
如果告诉她那套刀要几千块,她们那代人肯定会感叹太贵,也不会舍得花钱买。但她只要拿起来切两下,就能明显感觉这刀是真的好,跟我们这儿的刀差别太明显了。
我家里有不少德国品牌的东西,除了双立人的刀具还有徕卡的相机。徕卡曾经让松下代工过一个相机系列,两个品牌的同款产品看上去一模一样,我买了比松下同款贵出不少的徕卡。很多人都觉得徕卡和松下的是一样的,只是纯粹贴牌。但我拍出来感觉是有区别的,当我去请教摄影专家也是徕卡狂热粉丝的朋友,他告诉我区别就在于徕卡的机器有德国人调教。
这次去德国有个朋友在德国二手小店淘到了一套徕卡 R4,那台 80 年代生产的胶片相机现在依然可以正常工作,机身也几乎没有岁月的痕迹。在德国,类似的产品数不胜数,一口锅传几代人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我曾经问过德国的朋友,为什么日耳曼人那么追求品质。对方回答说,那是因为德国人有使命感,工作本身就意味着「把这件事情做到世界最好」。对他们来说,最佳品质是职责的含义,而不是谋生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说,德国制造所代表的品质,第一要义是个人的职业荣誉,而非为了商业利益。
这和日本的产品哲学完全不同,虽然德国和日本都因为品质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产品的正常生命周期里,日本和德国的产品都表现的很优秀,但一旦产品超出了使用年限,情况会变得不太一样。日本的保质期真的只保证质量到保质期,而德国产品过了保质期,你大可以放心大胆一直用下去,甚至可以继续用几十年。
对品质理解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重复购买率,这是一个商业上的艰难抉择。原本能用五年,可它十年还不坏,人们不会再次购买,似乎营收和市场占有率就都无法增长了。
我和 700Bike 也正被频繁问起这个问题,很多人会关心:「按照欧洲标准生产,检测标准甚至比欧标高 20%,品质这么好,用不坏的话,会不会影响重复购买率啊?」
其实,严谨古板的德国人在二战后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Made in Germany」代表的就是品质,但很少人知道,最初的「Made in Germany」和今天的「Made in China」一样,是低廉、劣质的代名词。1887 年,英国要求所有德国出口到本国的产品都要在包装的显著位置打上这个标签,就是因为德国的产品品质太差。其后的战争中,更是让德国尝到了品质低劣带来的国家竞争力低下的恶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好奇,德语是小语种,为什么这些工业展不是在英国、美国,而是在德国?除了带来的直接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德国工业因此把自己放在了国际水准的竞技舞台上,这恰恰是德国大力推动国际会展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的工业制造,如果把制造标准和参照对象都放在本土,很难打造高品质的产品。我参加了 2015 年的欧洲自行车展,深深被欧洲自行车的高标准所打动,这也是 700Bike 从开始就选择欧洲标准做产品的原因和动力。
在完成了 re:publica 的演讲之后,一个欧洲的小伙子找到了我,跟我聊起了现在很火的电动助力车。小伙子给我展示了一个正在众筹的产品,他很好奇中国市场这些产品的情况,也希望我能帮他介绍深圳的一些产业力量。
这是一个产业重心转移的缩影,它意味着很多产品和前沿科技已经更适合在中国市场验证了。
最近经济学界又在提「新全球化」,认为新一轮工业制造是新的全球化,认为那是一股新动力,这是我非常认同的。当然,这其中会有阵痛。
做硬件产品需要对接十分复杂的供应链力量,我在做 700Bike 的过程中深有体会。以自行车为例,全球 70% 的自行车生产已经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包括很多欧洲的老牌自行车公司。
于是,国内生产制造的水平和能力正在被不断挑战,生产线要升级,工人技术水平要换代。几乎每一个硬件产品的制造都有个同样的规律,那就是真正顶级的产品和工艺能做的供应商往往屈指可数。这常让我很苦恼,因为很可能你愿意出价也没有供应商愿意挑战自己而接你的单。
品质是品牌的前提,我始终这么觉得,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品牌正在获得越来越好的机会成为全球领先。在现在这个时代,它的路径和华为是不一样的,而是类似大疆那样。
德国无人机公司 Aerolution 的创始人 Hans-Peter Thamm 博士曾经和我分享过他们的苦恼,在德国市场他们很难清晰地判断自己的产品到底能和消费市场发生怎样的关联,他们没有空间去验证它。但是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他们其实很希望能把产品拿到那里去验证,那会比现在的效率高很多。
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有什么用这件事在欧洲的公司那里很常见,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一开始为什么要做它一样。「我爸爸、爷爷都是做这个的,所以我也做了」,这是我听到最多的答案。在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上,这显得古板而可爱。但如果产品和市场结合的环节也是如此,依然古板,可就不太可爱了。
中国曾经视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为美国的文化入侵,但文化从来就是从高到低来传播的。就像唐朝时候,中国文化远播海外。今天,中国品牌要走向全球,在起点上就要定位全球市场。
从德国回来,我心里踏实了很多,以后不会再一遍又一遍地和别人去解释为什么 700Bike 要付出比其它厂商「3 次喷涂,3 次烤漆」高出一倍的成本去「6 次喷涂,7 次烤漆」了,因为在欧洲这一切被验证是主流欣然接受的,甚至有些对那里的消费者来说也是惊喜。
在回到中国的第三天,我去一个机构谈事偶遇了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那个住在丰台的外国人每天骑着 700Bike 上下班,路程超过 60 公里。我们聊了 700Bike 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聊了一些自行车爱好者才能听懂的用心细节。那种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我心头,原来此时就是最好的时候,而此处正萌发着全世界的机会。
本文由极客公园记者蒋鸿杰整理完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