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根据江南愤青在诺亚分享整理
我从事金融行业十几年,看着互联网金融从最开始的不认可,到前两年的万众狂呼,再到最近的风声鹤唳,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一切可被规模化的才是可持续的
过去互联网金融还没有这么“高大上”的名字,我们叫做“网络金融”。
我最晚创业曾经做过一个网站,主要帮助浙江的中小企业融资借贷。让人们把自己的客户数据传上来,我分发给不同的银行,这样可以就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至少能降低客户请客吃饭的成本。
做着做着,我发现这件事真的是可以赚钱的,但是他不能规模化。因为太依赖我个人能力。所以说,一个商业价值的核心是其是否可被规模化。如果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那么它最终只能是小业态的,没有价值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复制的,就算是一群很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最终也会裂变,导致是点状分布的散状结构。
我觉得在银行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的价值在递减,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工作主要就是经营风险,做到最后,总是告诉你什么不能做。其实,说“不”很容易,但是怎样冲破这个“不”字,让它变得可以实现是不容易的。这个需突破很多东西。
互联网金融大潮汹涌,实际上就是标准化产品的大行其道。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规模化,才能被互联网广泛应用。但是实践证明了这个世界,金融产品看上去可以标准化,但是实际上人心是不能标准化的。最终结果金融产品的应用一定无法标准化,大潮汹涌之后就很容易出现一堆裸泳者。
互联网热潮的核心是产能和资金的过剩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狂热”,狂热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炒起来。人是一个极度乐观,同时又是极度悲观的动物。
那人们为什么对互联网这么狂热?我觉得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产能过剩,中国过去生产了太多不被需要的产品,导致了低价竞争。产能过剩催生了渠道为王,但是渠道为王的核心并不是互联网。过去苏宁的股价很高,因为它占据主要的渠道,现在催生的京东、淘宝也是同样的道理,背后的原因都是产能过剩。但是,当有一天,产能不再过剩了,一切又回归合理的时候,很多可能现在不被看好的企业又重新掌握了话语权。
第二是是资金过剩。它代表了我们钱很多,但是没有地方去的时候,就会四处乱撞,然后寻找各种想象的未来,而对这种想象,我们往往会对新鲜事物、未知事物有极度乐观。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我把改革开放后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来扯一扯赚大钱的逻辑:
1980-2000年,劳动致富的年代。在这二十年,谁比谁更辛苦,谁比谁更努力,谁就赚得到更多的钱;
2000-2010年,靠资产升值赚钱。这十年,你只要干一件事就行了——买房子。有段子说一个人十年前把二环的房子卖掉去意大利洗盘子,回来之后连五环外的厕所都买不起了;
2010-2015年,是资本大爆发的年代。这五年赚的钱比过去三十年赚的钱多得多,一个在过去积累了大量财富的首付,可能还没有一个搞互联网的小屁孩挣得多。谁能被资本看上谁就能赚到钱。
这三个阶段,每个年代都有其独特的底层逻辑,符合底层逻辑,你就可以挣到钱,不符合底层逻辑,怎么努力都挣不到。
当大量的钱堆在一起没有地方去的时候,人更倾向于去买一些虚幻的安全感,这是很正常的。就像很多有钱人喜欢请“大师”去家里看风水,大师说你家得改一改,然后你给了他十万块钱,结果出门被车撞了,你去找风水师,他说如果我不给你改,你现在就死了。他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没有办法证明。所以说像这种没有办法被证明的虚幻感是很容易赚钱的。
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都想转型做互联网,觉得再不做点什么就死了。有的人为了买个域名花一个亿,有的人花八千万做了一个“哪有台球馆”匹配的app……所以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资金的成功。
市场就是这样,钱往哪里去,哪里就狂涨。但是同时,钱往哪里去,哪里就会出问题:过去是高利贷,然后是房地产,再是互联网……
什么都可以快,唯独金融不可以
过去这几年,互联网发展的很快,互联网金融也是。但是我觉得,什么都可以快,唯独金融不可以,因为金融这个东西,快起来是收不住的。
金融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本质就是借钱出去,然后还要收得回来。还钱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别人赚了钱来还,一种是别人借钱来还,而第二种情况,钱是会越骗越多,“死”是迟早的事情。
伟大是熬出来的,尤其是金融,穿越了周期才能认识到真正的价值。
扫描二维码,关注稳扎稳打的银多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