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财网>>首页—国财网!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一家传统杂志主编的互联网转型心法

作者:lyzj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6-03-11 12:01

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商界》前主编转型互联网,在社会化营销领域掀起了一片波澜,其背后的转型心法是什么?

 

赵代波

 

1996年,重庆监狱,一个心灰意冷的中年男人正准备自杀。一本《郝鸿峰的四个贵人》为封面文章的《商界》杂志映入眼帘。

人同命不同,自己与郝鸿峰师从清华大学同一个导师,如今一个叱咤商海,一个锒铛入狱,这让自己惭愧不已。同门师兄的光环射入这名男子的心里,这本《商界》也成为了他人生的导师。

从此他日日看书锻炼身体储蓄能量。3年后,男子无罪释放,回到重庆白手起家,如今已又是资产数亿的企业家。

2002年以前的《商界》杂志深入人心,几乎每个做生意的老板都会买来取经。然而在北京众多经济学家的眼里,这是一本很“江湖”的杂志,难登大雅之堂。

2002年以后,《商界》杂志不仅保持着全国发行量最大、发行面最广的商业财经杂志桂冠,渐渐多了一串名号:最具市场影响力、最具广告价值的商业财经杂志。而这个分野的背后,与一个人密切相关。

民营企业基因

1994年春天,即将毕业的赵代波准备创业,但苦于没有经验,他决定先找一家民营企业学习知识。5月的一次招聘会,他如愿以偿应聘到一个办公室行政的工作。

初到公司,他战战兢兢,生怕出现什么错误,老板交给他的事情他都悉数完成。当时的公司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赵代波发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化,短短几个月就坐到了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老板没有什么文化,视野太窄,开始有些瞧不起他。

然而,几个月后的一次饭局却改变了他对老板的看法,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重庆沙坪坝一个高档中餐厅,几位衣冠得体的政府官员正在聊天,赵代波的老板却一言不发,一边不停地给大家夹菜,一边默默地听着他们的聊天内容,“最近生意可好?”“蛮好,只是家里的老母得了重病,去了几个大医院都没治好,哎,我都不晓得用啥子办法了。”他们聊得热火朝天,赵代波的老板却悄悄离席打了一个电话后,轻声告诉对方:王主任,您明天去西南医院找**教授,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号已经挂好了,您明天带您母亲直接去就行……

众所周知,西南医院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权威专家号很难挂到。这个被称为王主任的官员惊讶得张大了嘴,端起酒杯就要敬酒,赵代波的老板却摆摆手:不好意思哈,我不能饮酒,以茶代酒敬您……

这让赵代波感到很震惊,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意的好坏往往直接取决于政府资源。很多生意人为了与政府搞好关系,都通过送钱送礼来走门路。而赵代波的老板却利用自己的细致体贴,医院、学校、警察这三个需求最大的资源完成了政府官员需求的深度满足,搞定了政府关系。这是赵代波第一次认识到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代波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听同事说老板以前开货车,每天都将货车擦得干干净净。后来又嗅到出租车市场的商机,从跑出租车开始,几年下来竟拥有了三十多辆出租车,攒够了创业资金。

赵代波开始重新认识老板,每一个老板都有他的优秀之处。如果说之前饭局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情商高的表现,那么这段经历中老板的勤奋、努力就是笨功夫了。

六年过去了,赵代波深觉民营企业生存之难,最终放弃了创业的想法。但对民营企业的兴趣又难以割舍,“集商界经营之道,看商界丰富人生”的《商界》杂志吸引了他。

结缘《商界》

2000年,赵代波来到商界。初到编辑岗位,他心里有些打鼓,一同进来的有当时风靡一时的“雪米莉”作家,还有工作多年的媒体人,唯独自己没有任何相关经验,能胜任吗?

多年以后,赵代波总喜欢拿这段经历给新同事讲:正是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态,使自己这段媒体职场经历成为收获最大的时段。

找不到选题,他就把相关的报纸都拿来阅读并裁减,将需要用的粘贴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搞不清栏目的定位,他就把杂志发行以来所有该栏目的文章都通读一遍;没有写作思路,他就挨个去请教编辑部的老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间里,走在路上,坐在车上和饭桌上,甚至是躺在床上,脑子里都盘旋着选题。

编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联系作者,通过对历来杂志的研究,赵代波发现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一篇严肃的文章过后要有一个轻松的来缓冲。只有紧跟读者的需求,杂志才有起有伏,耐看。

例如经济观察这个栏目主要讲商界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发展趋势。这个栏目必须由文笔好又专业的经济学家来写,一般的编辑记者写不出来,是当时的老大难栏目。赵代波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2002年冬天,赵代波踏上了北上探访经济学家的道路。先与之前联系好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达成了协议后,他又来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唯迎教授的办公室,

“你有什么事儿吗。”

“我是《商界》杂志的编辑,我想跟张唯迎院长讨论一下跟我们杂志合作的事情。”

“我们不可能跟你合作的,我们有自己的杂志!”秘书冷言拒绝。

零下二十度的北京此刻飘起了鹅毛大雪,从小生长在南方的赵代波手都冻僵了。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他去旁边的商店买了个帽子,看了眼对面敞开的教室,开始一间一间地找,终于碰到了一个刚下课的教授朱善利。

“朱教授您好,我是《商界》杂志的赵代波,我想跟您讨论一下跟我们杂志约稿的事情。”

朱教授听后很感兴趣,又与他的助理谈了一段时间后敲定了合作事宜。就这样跑了半个月下来,国家计委研究所、著名的博士咖啡等都成了他的作者资源。

凭借着自己超人的努力和不懈地坚持,一年时间,赵代波做到了编辑部主任,成为了当时商界上升最快的年轻人。而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已经走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此顺利,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

一天,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赵晓打电话给赵代波表示很不满。原来他提供的4万多字的论文被赵代波改得只剩下了不到4000字,他一气之下说以后再也不会给商界投稿了。挂了电话后,赵代波当天给赵晓写了一封五千多字的长信,详细解释了商界杂志的历史、定位,以及为何会将文章改成如此。

几年后,赵代波已经是《商界》杂志的主编了。一天,他正在电脑前专心研究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赵晓打来电话“赵代波,以后我的文章你随便改,随便用!”赵代波很惊讶“为什么?”“我同学在江西乡下的报亭看到我在《商界》写的文章了,你们杂志的发行量果然是全国最大,我很开心。”那一刻,赵代波感到无比欣慰。

2004年,集团决定创办《商界评论》杂志,作为编辑部主任的赵代波和当时的记者部主任一起抽调去负责筹办,分管领导就定位宗旨构架反复讨论了近一个月也没结果。赵代波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勾勾画画,半天时间就把《商界评论》的杂志框架列出来了——这个栏目构架到现在为止也依然沿用,为《商界评论》此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满足读者更深层次的需求,赵代波组织编辑部的同事梳理了数千位经济学家、管理学者、咨询专家、企业高管等,挨个联系请他们为杂志供稿,《商界评论》迅速话题高端又贴近市场的解读而声名鹊起。

转型互联网

2010年,互联网兴起,赵代波主动请缨来到当时一直亏损的网络部门商界永道做主编。当时的商界招商网定位是为企业招商打广告,整个网站全是广告没有任何新闻性,用户体验很不好。

一个网站如果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平台,那么广告的效果一定做不出来。赵代波意识到,只站在企业的角度而不能站在读者(网民)的角度,这个网站一定活不下去。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需求,只能生产他们真正愿意看的内容,于是,规定网站的记者编辑每天必须出一篇原创。原创出来后,由于内容好,被各大网站竞相转载,短短几个月流量就翻了一翻,SEO优化后更成为了百度新闻源。

2011年微信上线,一直注意商业趋势的赵代波敏感地意识到,这将是移动端媒体平台发力的起点。赶紧让部下将商界微信公众号做了起来。在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永道开始建设了包含微信矩阵、网站联盟、微博、百度产品等多渠道资源,形成了集活动策划、软传播、社会化营销为一体的专业营销机构。

截止目前为止,永道已服务了千千氏、薇妮、美心、奇火锅等多家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真正成为了中国招商第一网。然而,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极快,推广渠道的碎片化,使传统渠道、社交媒体、移动端犬牙差互,企业的推广变得越来越难,以致于一个发明了多项专利的企业老板感叹:以后做产品出来自己玩算了,营销推广太难了!

2016年,赵代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媒体的本质其实不是新闻,而是信息的传播媒介。在市场经济时代,媒介应该包含两端,一端是企业等组织,另一端则是读者和用户。我们应该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或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轻松完成营销推广?

带着这个思考,他提出了新的目标:

1.将原有的商界招商网打造成一个项目服务型网站,以项目展示和交易为核心,打造项目投资交易的天猫;将商界网的影响力扩大,做成一个纯内容网站,以原创内容为主,每天更新8-10条当天发生的重要的商业财要新闻;打造商界永道官网,每两天更新一篇当下热门爆品的传播路径整理文章,帮助企业品牌总监学习社会化营销。通过以上调整,完成自有传播平台PC端的搭建。

2.提升网盟质量和数量,把优选网站形成考核制度,切实打造多媒体推广网络;

3.建立微信微博威客系统,以推广任务发包为基础,签约段子手为核心竞争力,用分享模式攻破朋友圈;打造微家超市以低价优质产品为核心纽带,通过移动互联网大赛集聚选手,完成家庭网络超市的全覆盖,形成产品销售通路;

4.建立企业自媒体联盟,以企业自媒体为基础数据来源,以粉丝分析为工具,打通企业自媒体互推,实现一键发送精准信息……

采访结束时,赵代波还在制定这些思路的可行性方案,他说这是未来的趋势,他一定要做。有了这些核心资源,企业才会离不开我们。灯光下,他对着电脑,专注而认真,一家传统杂志主编的互联网转型之路坚定而充满希望。路上,他始终年轻......

分享到:

关键词:

更多精彩热图
更多今日推荐
更多最新标签
更多拓展阅读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标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一家传统杂志主编的互联网转型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