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以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冲击中,基本在15年之前完成整体的战略转型,不管是线上自主做电商平台、APP,还是入驻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大流量平台,传统而分散的微商也纷纷在人人店、有赞亦或是微店等平台完成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建立,各个企业的线上渠道布局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
但是进入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却风云变幻。非常明显的变化是流量的获取和变现成本陡增,比如微信公众号之前获取一个粉丝的成本在0.5元左右,到了下半年增加到2元左右的投入才能获得一个有效粉丝,在大平台运营的企业也明显感受到同等投入的情况,获取的流量大不如之前,效果也越发不明显。转型企业通过高投入引领到线上的流量开始不再受到自己掌控,进而引发带来的效益和价值逐渐衰减。其中一方面原因是互联网热潮下,导致的流量分散化和内容的同质化严重,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只看到短期引流平台带来的效益,忽略了流量的归属权和经营问题。
在此之前,企业转型或者变革的重点是以哪个平台流量大作为选择标准,实际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由企业品牌或者产品影响力带来的流量,最后都是否在自己兜里装着?例如企业在淘宝、京东或者苏宁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店铺引流,最后的结果是为平台做了嫁衣,甚至流量沉淀在大平台上,自己被一脚踹出局,相信最近这类新闻已经屡见不鲜。
深究其面临窘迫的原因,不难发现都是同一问题,即企业不懂如何自己管理自己的流量资产。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概念,由忠实用户带来的流量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流量资产的系统化由具有专业移动社交经营经验的点点客首创提出,商家有持续的客流量到店面里来,电商也有自己的客户群体流量,换而言之就是商家吸引到线上流量,完全由商家自己进行运营和深耕裂变,无论是通过有效的活动、还是社群化的运营,形成自己的流量价值,进而建立起自己流量资产价值链,盘活整个流量体系,流量实在掌控在商户自己手中,拥有自己的流量资产和流量中心,企业或者商户才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充分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强强联合或者BAT的强势吞并,频繁成为互联网头条,这些看似眼花缭乱,背后的本质其实都是围绕着流量资产在布局。今年将是互联网的沉淀和整理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力当中,谁有效的掌握了流量资产,谁就能够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