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的名言数不胜数,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曾说“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歌德还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等等,这些名言都能够体现一点,兴趣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那么,兴趣是什么呢?在众多的定义中,本人最认同“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时所具有浓厚色彩的认识倾向”这一条,它是一种认识倾向,同时还带有情绪色彩。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答案,兴趣是因为对事物有所了解,但了解的不全面而产生。就像霍金知道黑洞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它如何产生,不知道黑洞将何去何存而对黑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理,古代人类对电脑没有认识而不能对其产生任何兴趣。所以兴趣是由认识而产生。再结合前文中名言所体现的情趣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对事物的认识而产生兴趣,同时兴趣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认识是主体吸收客体信息(知识)的主动行为,兴趣就产生于认识的活动过程中,而人是认识的主体之一。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外界环境、他人意见以及自身思维模式的影响,自身思维模式看似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捷径,如果利用不好很可能成为错误的引导,对人来到这个世界初衷的一个改变,而兴趣偏激则是产生于这个错误的路子上,并且加速了上路的速度。
思维的活动容易模式化,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之后,在其它事物的思考处理上不需要任何的外力推行,自然而然顺着原有的思维模式而进行,人类自身很难意识和把控这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让人解决问题走了弯路,更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同时让人忽略自身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曾经看过这样一道题,原题大意是鸡和兔一共49只,一共有10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看到这道题,我的第一反应式(思维的模式)是这是一道二元方程组求解的题,于是分别设鸡为X只,兔子为Y只,于是有如下方程组:
{█(X+Y=49@2X+4Y=100)┤
对上述方程组进行一番求解之后计算出X=48,Y=1,所以鸡是48只,兔子是1只。但是看了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的解答,让我产生了鄙视自己的想法。其中解答过程大致如下:
假如这些鸡和兔子都是训练有素,能够听我哨音指挥,首先我吹一声哨,每只鸡和兔子都抬起一只脚,那么还有51只脚,我再吹一声哨子,每只鸡和兔子都再抬起一只脚,那么还剩下2只脚,而这2只脚除以2就是兔子的数量,所以兔子一共1只,鸡有48只。
上述解答方法看似离谱,却在解答上题时方便快捷,让我为之一惊。而数学课本让我们形成的思维模式却显得如此笨拙。因此思维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给人带来困扰,并且蒙蔽了我们固有的“智慧”。
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所有的人都在路上很快的走着,突然有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问他,为何停下,他说:“我走的太快了,灵魂落在了后面,我停下来等等它”。我们也是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看似是为了生活而努力,但是都忽略了一点,我们真正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盲目奔波是否能够实现我们想要的。当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内心的平静祥和。
因此思维的模式化导致了兴趣的偏激,这种偏激的兴趣误导了人类。而这种偏激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并且这种偏激却恰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那么我们如何刨除这种偏激的兴趣呢?
既然偏激的兴趣是因思维而产生,那么刨除这种偏激兴趣还得从思维入手。首先需要明白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在前文中已经说明,我们真正想要的就是内心的平静祥和。思维只是追求平静祥和过程中的一种工具,兴趣不过是让思维工具的变速器,真正的原动力是“本心”。不可因思维工具而改变其原本想要的平静祥和,脱离了“本心”而成为了思维的奴仆。之所以被思维控制,改变初衷,说到底还是意不够诚,心不够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记·大学》中写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可见,要诚其意、正其心必先“格物”。
今“格物致知”被重新发现,以此首先实现诚其意、正其心,摆脱思维奴仆的角色,找回本我之所在,进而修其身、齐其家、治齐国、明德于天下。 (王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