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炯看来,尽管近几年我国贵金属交易发展迅猛,但我国的金、银、铂等贵金属市场是封闭的、跟随的市场,缺乏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是国际市场的影子。
从碳排放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的落地,到股权交易中心、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设立,再到跨境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呼之欲出,短短两年间,随着前海、南沙、横琴三地自贸区获批,广东省要素平台市场渐呈雨后春笋的迸发之态。
但无可厚非,与京沪等地的要素市场相较,广东要素市场依然缺乏辐射性强的“大象级”平台。同时,在要素市场的建设、市场培育与监管等方面,亦需要更多的历练与耐心。
红火的要素市场
201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49号,明确提出:支持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在南沙新区建设跨境贵金属交易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推出人民币计价的跨境贵金属交易产品。以贵金属交易中心为平台,调动和利用港澳及世界贵金属资源,积极拓展白银等商品类贵金属交易,条件成熟时推出钻石等名贵珠宝交易。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总裁张炯。在他看来,在商品要素平台发展的现阶段,市场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
“广东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在金融体系构建上却缺乏与自身经济规模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体系,主要表现在金融业结构比例失衡、缺少金融要素交易平台、区域性等方面。”对此张炯毫不讳言。
在他看来,现阶段广东要素市场发展红火,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与此同时,张炯亦并不讳言他的隐忧:看待交易所,最重要是看它是否能完成自我修复、自我纠错,过去几年地方性交易所的乱象频现,不少交易所“病着病着就挂了”,根源在于其缺乏自我修复能力。
“金融业的发展,必然会历经一个逐步完善与修复的过程,很多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不能出现错误就‘一刀切’地拍死,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张炯笑称,“但过去有些区域性的交易所,只本着盈利为目的,内部管理过于混乱,则理应受到监管层的严控。”
据介绍,作为广东省国资委出资控股的唯一一家省级贵金属交易平台,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的设立,创新开展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业务,并致力打造联接粤港澳的跨境人民币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记者获悉,在张炯的蓝图中,为广贵所的发展设立了“三步曲”:
第一阶段,打造贵金属OTC电子交易平台,市场规模壮大至全国前列;第二阶段,打造全国第一家的贵金属B2B产业交易平台;第三阶段,则打造贵金属国际跨境交易平台,以提高贵金属交易的定价话语权;
据介绍,现阶段的广贵所正处于第一阶段往第二阶段转型的关键节点。
详解B2B产业平台实体对接路径
“贵金属大多具备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金融属性。以白银为例,它既是投资品,同时也是工业用品、工业原料。何谓‘要素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要打造一个成熟的省级要素平台,必须同时兼顾贵金属的工业用途及投资用途。”张炯对此毫不讳言。
如何赋予贵金属满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用,张炯认为,搭建产业B2B平台,在仓储物流的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上为切入点,作为核心价值的打造,将在功能上满足产业机构的信息需求与供应链需求。
他举例称,如卖白银的机构A在广州,而用银的企业B在上海,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企业B在上海拿到品牌A的白银?这就是涉及到仓储物流配送的效率问题。目前广贵所已与物流公司达成合作,物流机构负责配送问题,广贵所则负责解决仓储与资源配置问题。
而真正的第三阶段,就是将前述金融属性平台、商品属性平台均注入到国际化平台中,在南沙自贸区搭建一个以人民币计价、或者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国际交易市场。
在张炯看来,尽管近几年我国贵金属交易发展迅猛,但我国的金、银、铂等贵金属市场是封闭的、跟随的市场,缺乏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是国际市场的影子。
“要掌握要素市场的定价权,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第一是生产端,得掌握原料商品的供应;第二是消费,得掌握原料的消费输出;第三是货币的定价权,三者缺一不可。”张炯坦言,“我希望能够打造国际性贵金属交易平台,用人民币定价贵金属交易。随着交易量的提升,逐渐将中国市场的贵金属交易价格传递到国际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贵所在未来5年内有分三个阶段的投资计划,合计1.2亿元。第一阶段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期投入4000万,以项目全方位正式运营为起点,覆盖全国市场;第二阶段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拟投入5000万打造全国交割物流体系,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三阶段拟在2019年投入3000万,树立行业龙头地位,编制并发布价格指数。
而对于第三阶段的价格指数,张炯则预期,待B2B平台成熟后再推行,因为目前我国贵金属价格仍沿用国际价格,缺乏自己的定价。待自身的国际交易平台搭建起来后,贵金属能与国外机构进行正常兑换的情况下,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定价。 (责任编辑:Andy)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