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神与文化的记忆
老北京蜡果制作第四代传承人招募志愿者传授技艺
图为刘奶奶制作蜡果
旧鼓楼大街,老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沿着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往里走,刘奶奶的家就坐落其中。她和8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主卧里授课。逼仄的空间摆不下足够多桌椅,坐不下的学员只能在旧沙发上挤挤。偶尔有人起身取东西,需要好几人挪位子,腾出一条窄窄的通道。
这些年轻人在学习一门濒临失传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蜡果制作。传艺者是年逾花甲的刘秀华——蜡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她说:“我如果不做,这手艺就要失传了。”
在下坡路上悟出的使命感
蜡果是以蜡为原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仿真水果、蔬菜、糕点或动物、人偶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在家中摆放蜡果,为生活增色添彩。
刘奶奶入行学做蜡果,是误打误撞的。1971年,她从北京一零一中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领导带她到各车间和工作组转转,让其略作了解。因为在蜡果组的一句呢喃:“这个真好玩”,刘秀华最终被分配到了蜡果组。
“当时很不高兴。”刘秀华皱着眉头回忆,蜡果组六七名成员,除她之外,年纪最小的都有50多岁,年长的甚至已过退休年龄。老前辈们坐得住,静静地一干就是大半天,这让年少活泼的刘秀华觉得“沟通不来,日子太闷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厂子逐渐走下坡,蜡果组的老手艺人们也相继退休,不再补充新鲜血液,蜡果制作数量大跌。敢想敢干的刘秀华在北京后海地区租了间20多平米的小平房,组织五六位退休的蜡果制作人和街坊,热火朝天地搞制作,销量还不错。“那会儿年轻人结婚,都兴找人做木柜子、沙发什么的,可你要有蜡果摆在家里,颜色鲜艳,多添彩啊。”刘秀华回忆时,脸上藏不住雀跃。
几年后,受外部环境影响,厂里的象牙雕刻组宣告解散,组里手艺人都下了岗。彼时,已经是蜡果品车间主任的刘秀华趁势延揽了二三十名象牙雕刻人到旗下。蜡果车间的制作能力大大提升,产品种类涵盖小动物、侍女像等。“那时候其实没考虑手艺的传承和发扬,只是想给师傅们找个糊口的生计。”
一边探索一边悟。从年轻时的被动结缘,到懵懂中的尝试突破,刘秀华到了中年才对自己的职业有了真正感悟。新生力量匮乏,上一代蜡果手艺人老去,让她渐渐生出使命感:“我得让大家知道有这门手艺,这是我的历史责任。”
困境里的微光
2000年北京工艺美术厂倒闭后,刘秀华就在不足40平方米的家里做起蜡果。
手工蜡果制作工序繁琐,包括制模、翻制、修饰等,制作周期最少15天,因此产量极低。刘秀华即便半个月内只做蜡桃,也仅能做出10个。制作成本推高了价格,一个拳头大小的蜡桃大约80~100元,一串制作起来更费时费力的葡萄,则要卖到1500~1800元。
相比之下,机器冲压的塑料仿真水果,产量大,价格低廉,几元甚至几角就能买到。刘秀华感慨,蜡果没有竞争力,手艺人想靠这吃饭很难,所以愿意干这一行的很少。
前些年,有一位小伙子看到媒体上关于刘奶奶的报道后,主动上门学艺。可惜,只学了个皮毛便没能再坚持。刘秀华的儿女也在工作之余学艺,但他们的精力重心仍在本职工作和家庭上,也不愿全身心传承这门手艺。
前路困难重重,也有微光闪现。比如,在一场展会上,一名五六岁的男孩把刘秀华的作品误以为真,食指大动,抓着蜡桃不肯放,央求妈妈买下。有趣的小误会让刘秀华感受到公众对她作品的莫大肯定。
“蜡果还是有人喜欢的。”刘秀华说,她的作品有人买,就能说明问题。而且,每逢参展,总有公众在展台前咨询蜡果的制作工艺。“这几年全社会都重视非遗传承了,这很好啊。”
新招收的12名学生
今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结业。经过24课时的培训,56位学员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认证及传承人的认可,被授予“优秀非遗传承志愿者”称号。其中,蜡果制作技艺招收到12名传承志愿者。
新招收的12人就是刘秀华从50多名报名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入门前先考核绘画功底,人也得踏实、坐得住。”
传艺时,刘奶奶对学员的专业要求很高,超过对“志愿者”或“爱好者”的标准。比如制作蜡果模具,她要求学生,如果做不好,就回家经常练,有不明白的,可以随时上门请教。她说,学艺得慢慢练,急不得。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着急,希望他们快把技术练好,所以很严厉。
刘奶奶曾对媒体表示,有人愿意学,她就愿意教。但从她的入门筛选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来看,又透露急切。这种看似有些矛盾的表现,其实是因为刘秀华既想拓展爱好者群体,又想塑造能接棒的大师级传人。
有别于刘秀华当下的目标鲜明,学员们倒更像年轻时的刘秀华——边走边悟。“我只学了皮毛呢,有可能干着干着就更爱这个了,谁说得准呢?”学员小李说。
学员小邹一边仔仔细细地为手上的作品上色,一边说,练手艺本来就是长期的事,光是做苹果模具这一项,她可能就得再反复练半年。
新招收的12人职业不同,有中学老师、会计、医生和高校学生等,但都对传统手工艺或美术绘画怀着极大的兴趣。他们每周末相聚学艺,一些住得远的学员往返路上就要花去四五个小时,却从没落过一节课。平时下班后,他们也常在家动手制作,不断琢磨。
于学员们而言,他们学到的不仅是技艺,还有匠人精神:沉下心,坐得住,学一行,爱一行。
于刘奶奶而言,她希望传承延续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文化记忆。时不时地,她会和学员们提起当年北京工艺美术厂蜡果组的往事,聊聊橱柜里那些有故事的老作品。
(G3商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