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财网>>首页—国财网!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中国农A网谈谈柑橘全年病虫害的防治

作者:914922476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7-04-19 15:48

  随着3月份南方地区雨水的增多,接下来柑橘这块病虫害肯定会偏重发生,因此想跟大家简要聊聊4,5月份柑橘上的病虫害管理:

  一.砂皮病

  柑橘砂皮病(Diaporthe citri)又称柑橘树脂病或黑点病,南丰蜜桔上又称蝇俚屎,是近年来影响湖南、江西等主要柑橘产区果实商品性的最主要病害,严重影响鲜食柑橘的外观和销售价格。近年来砂皮病在柑橘主要产区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各主要柑橘产区植保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对砂皮病保持着重点关注,并且也在加大投入着力解决砂皮病防治问题。

  下面我们先认识砂皮病

  1、砂皮病的前世今生 砂皮病的病原为柑橘间座壳菌,属子囊菌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itri),病害最早由Fawcett于1912年在美国弗罗里达田间蒂腐的脐橙和葡萄柚上发现和分离鉴定的。直到现在很多橘农并不知道这个病害在柑橘上的发生其实由来已久,所以在防治意识上还很麻痹大意,甚至有些农户认为这个不是病,还有认为是生理性原因或其他非病理因素引起的,防治上三心二意,在使用专业的植保方案时通常只做浅尝,不能坚持执行,导致砂皮病防治很不理想。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砂皮病的危害并不严重,当时柑橘主要病害是疮痂病和溃疡病。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完熟栽培、树势中庸化栽培的推广,砂皮病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2008年的大冻害以来,在主要柑橘产区局部乡镇有大爆发现象。

  2、砂皮病的症状及成因

  砂皮病症状因着落在果面病原孢子浓度的高低,感染时期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异形成的症状表现不一。当落在果面的孢子浓度低而分散时,通常表现为稀疏的小点,黑色至褐色,特别是果实快成熟时感染的通常呈现褐色,孢子浓度高而聚集时形成大小不等的片,有时连片形成泥块状。当砂皮病病原孢子的水滴顺着果实流淌时发生的侵染,其小点呈条带状或泪痕状。通常浙江、江西等地主要表现为黑点型,在这些柑橘产区橘农通常称呼为其为黑点病,而在湖南、宜昌等柑橘产区有不少严重的果实表现为成片的木栓化砂皮,在这些柑橘产区的橘农通常用柑橘砂皮病来称呼这一病害。在柑橘贮藏期砂皮病的病原会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引发褐色蒂腐病。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症状的发生,原因在于柑橘感染病原以后,很快诱导受侵染细胞产生防卫反应,形成一种植保素,限制菌丝扩展,甚至将其杀死在表皮细胞内,因此大家看到的叶片和果实表面上的症状实际上柑橘免疫反应导致的小点,是柑橘防卫反应的产物,这些黑点一般不能形成二次侵染。所以防治工作应该提前,不能等到已经满树的砂皮病病果了才想到用药去除黑点,黑点一旦产生是无法用药剂喷雾去除的,只能提前预防,防止黑点的发生或大发生或大黑点(或成片)的产生。

  3、砂皮病侵染来源

  砂皮病的黑点不能通过喷药去除,也不是有效的二次侵染源,那这些侵染源来自哪里呢。植物病理学家们早就发现,砂皮病是一种弱寄生菌,病害的侵染来源主要是果园中的枯枝和腐烂枝干树皮中产生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当发病的枯枝死后,滞育在枯枝内的病菌菌丝很快转入营养生长并繁殖。所以管理不善、树势衰弱,特别是受过严重冻害的果园,枝干树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容易形成砂皮病大爆发。脐橙易受冻害,所以脐橙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如怀化、石门、宜昌等地区种植更易感染砂皮病。

  4、砂皮病的侵染条件和传播 有了病原,有了枯枝以后,并不是砂皮病必然大发生的条件,病害的大发生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媒介和途径。砂皮病病原的分生孢子是通过雨水冲刷或飞溅到新叶、新梢和果实,条件适宜萌发侵入。子囊孢子成熟后可以通过自身的弹射力从假子囊壳中弹出,再通过气流传播,通过气流传播的距离就会较远,这样引发的病害在田间分布就比较随机,通常是疏点型的砂皮病。病原分生孢子侵染最适温度为24-28℃,高于32℃受到抑制,在最适温度下,果面和叶面保持4个小时的持续高湿就可以成功侵染,所以在田间通常最适宜的条件下从侵染到表现症状只要4-7天。这就给防治砂皮病带来很大的难度,特别梅雨季节里,药剂喷雾后降雨量每累积超过200毫米通常大多数药剂都已经冲刷得

  (G3商讯)

分享到:

关键词:

更多精彩热图
更多今日推荐
更多最新标签
更多拓展阅读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标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农A网谈谈柑橘全年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