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4月19日 /美通社/ -- 随着化妆品市场的扩大,化妆品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化妆品相关法规、检验方法体系日益完善;各项抽查、检查任务目标更为清晰且力度不断加大。为继续优化监管模式,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强化基础研究,由BMAP主办的InnoCosme2019第三届中国国际化妆品技术峰会今天在广州汇华希尔顿逸林酒店盛大开幕。
9大院校研发大咖和化妆品产业中坚力量齐聚,500+专业观众济济一堂,展开多维度、深层次、宽领域的对话。新技术、新原料层出不穷,促使从业者在满足新需求上进一步深入思考。
第一天的大会由诺斯贝尔研发副总裁邱晓锋应邀主持。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之间可能发生迁移或吸附等现象,进而影响药物质量。主要表现为物理相容、化学相容和生物相容,而目前最关键的则是缺乏与安全性风险相关的概念。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副部长谭建华在“化妆品内外包材相容性的实验技术研究思路探讨及典型案例分享”中介绍了应用在药品、食品、快消品等领域的包装材料的法规要求与企业质量控制需求。尤其强调防范塑料容器中的乙醇原料通过包装或配件迁移,带入塑化剂污染。
欧莱雅(中国)修丽可医学事务与培训高级经理王引介绍了如何通过“医美与整合式皮肤管理”建立预防、保护、修护的功效保养程序,利用抗氧化、防晒和修护类产品解决皮肤光老化、清除过量氧自由基等核心皮肤问题并进行术后护理,获得更快更好的进阶护肤效果。
在生产、贮藏和使用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与代谢,造成产品劣变,然而对防腐剂与产品组分的相容性问题的认识至今仍十分肤浅,化妆品防腐剂在具体应用时的效果往往相差甚远。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主任谢小保在“化妆品防腐效能评价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提出,只要配方改变,防腐体系的防腐功效就可能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评估。在谢主任看来,有效地解决产品组分对杀菌剂功效的干扰问题,甚至比开发几种新的防腐剂显得更为迫切,也理应成为防腐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是近十几年来世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邱晓锋讲解了结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与活性功效成分,制作的纳米纤维速溶面膜。凭借超高比表面积,促进渗透、填满纹路,深入肌底发挥功效。
以SK-II为代表的生物发酵化妆品凭借其安全、天然、高效的特性,开启化妆品行业新时代。
除酵母菌发酵产物滤液和食品级生物纤维膜布外,温州医科大学中韩皮肤美容研究所所长金利泰还在“新生物发酵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中介绍了从马油中生产优质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 -- 槐糖脂 -- 的新型微生物发酵技术。精选天然植物精华融合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以更科学的方式解决现代人肌肤亚健康问题。
针对目前化妆品功效成分存在的难起效、缺乏协同作用、作用时间短等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系主任刘卫首提纳米载体“皮肤靶向”概念。采用共输送纳米载体,有效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进入作用靶部位/靶细胞,实现延衰美容肽等多效多靶点成分的协同增效。
“瘙痒”是消费者的主要头皮问题。上海珈叶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熊青红携天然植物来源的无腐头皮护理新理念产品亮相 InnoCosme2019。温和止痒,舒缓炎症,减少或延缓白发,提高头发光泽度……天然“痒”护,多效合一,用科技缔造肌肤之美。
有机绿色护理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观点已成为化妆品行业的主流。安利(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黄娟通过“从植物到原料 -- 有机杭白菊化妆品原料研究与开发”,介绍了安利整合育种研究组通过开展土壤植物营养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药用植物育种研究和实验研究平台,钻研有机杭白菊提取液的抑制酪氨酸酶与自由基的护肤功效,打造从种植、提取,到功效开发和产品应用的完整链条。
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草药研究所的中草药技术经理刘丹从实验室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双重角度,介绍了山茶花提取物的原料开发实例探讨化妆品用中草药的研究思路。基于功效活性的山茶花品种与提取工艺筛选,兼顾了活性物功效研究与原料品质控制。
由于皮肤环境的变化,打破了微生物群落平衡,就会导致痤疮等皮肤问题。仙婷创新实验室产品经理符毅敏在会上发表了“皮肤微生物组学新进展:痤疮丙酸杆菌友好型抑痘新方案”。他表示,颗粒状丙酸杆菌在皮肤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痤疮治疗不应该以杀死所有丙酸菌为目标,而是通过建立健康的皮肤环境,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仙婷由此提出了保护自身皮肤微生物屏障和痤疮丙酸杆菌群体效应的创新祛痘机理。
《电子商务法》出台。社交电商如何界定?自然人网店进行市场主体登记的标准的什么?
《电子商务法》起草组专家、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姚志伟就行业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做出了解读。姚教授指出知识产权风险、标价错误风险、社交电商模式合规性考量是新法三个最重要的关注点
在整形美容手术与注射美容、声光电技术的结合实现后,术后皮肤屏障修复和敏感性皮肤概念的兴起也引领了各路人马勇闯“医学护肤品”这个战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赖维建议,轻医美护肤品应注重产、学、研一体的研发;注重与皮肤科专家的合作;注重产品的临床功效及安全性的评估。唯有充分了解轻医美治疗后皮肤的各种改变,才能了解轻医美治疗后对化妆品不同于正常/治疗前皮肤的要求。
第二天的大会由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张太军应邀主持。
广东省药监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郭清泉在“中国化妆品顶层思维设计及变革猜想”中解释道,化妆品具有需求多元化、供给多样化、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是消费者展示自身个性的重要途径。而化妆品安全监管有其自身的逻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也正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监管方式。成熟的化妆品牌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尼尔森北亚区副总裁 Gautam Seth 现场发表了“中国美容与个人护理的消费与创新趋势”。他表示,泛90后开始崛起成为消费主力。其中90后为个人护理买单,重视质量和地位;而95后更愿消费文化娱乐,偏爱小众和个性化。他还指出化妆品渠道碎片化的现象将会持续:尽管线上销售持续增长,线下渠道仍举足轻重。购物体验成为一二线城市化妆品店的金字招牌,专业知识则是三四线城市化妆品店的有力优势。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增长,必须通过平衡短周期和长周期创新,推出高级产品,深耕细分市场。
浙江立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研发经理、分子免疫学专家庄秀园博士不仅分析了问题肌肤产生的原因,更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目前最热门的免疫疗法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免疫失衡与皮肤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问题皮肤的根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免疫调控皮肤护理的概念。同时列举了众多实验数据和案例,加以佐证。
每年有超过1200亿件包装袋被填埋,其中大部分是由全球化妆品行业生产,自然降解需要数百年。欧洲化妆品协会建议到2020年,化妆品生产商逐步淘汰产品中塑料微粒的使用,各大品牌这几年中已经开始做出改变。TerraCycle APAC 市场公关经理陈琳琳用丰富的案例展示了泰瑞环保多年来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实践。
互联网时代,智能护肤要如何打通数据链条,利用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心理分析与应用帮助产品开发新升级?黛芮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CEO 赵国庆以言安堂掌握的数十万用户数据为例,打造个性化的定制肌肤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广泛调研,实现配方师消费者交互式开发。言安堂在帮助企业构建快速精准的需求导向研发策略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未来,言安堂将与更多原料供应商、品牌方合作,挖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科学引领护肤、以服务引领未来。
汉方热潮火遍国内外,传统中草药如何在现代发酵科技的加持下迸发新生命?据台湾全丽集团研发总工兼上海全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祥铭介绍,全丽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了中草药护肤原料应用的误区。先进的市场工艺能得到不添加防腐剂、不稀释的100%发酵提取液,富含天然氨基酸(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材料),透皮吸收从底层开始改善肌肤,实现综合护肤功效。
生物活性蛋白多肽易降解,分子间易聚合,产品热稳定性差,常温下难以长久保存。冷冻干燥则是适用于几乎所有活性蛋白多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黄亚东在会上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与生物发酵原料和生物活性蛋白多肽等功效原料的结合,并展望纳米透皮技术与冻干制剂结合的产业前景。
化妆品企业如何轻松接受监督检查?环亚研究院副院长兼环亚集团首席质量官陈亮讲解了化妆品日常监督检查与行政许可检查的特点。她指出,质量负责人对质量管理的把控力是展示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张“名片”。陈院长还鼓励生产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让检查成为企业进步的助推剂,让问题成为企业获取突破的改善点,完善跨部门的人才培训。
化妆品品类繁多、作用机理复杂。如何通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临床评价等多种手段对化妆品功效进行综合测试、科学分析和合理解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化妆品系主任赵华在“化妆品功效宣称的合规性及科学支持”中做出了解答。赵华教授表示,应当在了解化妆品功效宣称、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诉求,针对性地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化妆品的功效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检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上海交大医学院研究员程树军就在“基于快检模块和大数据分析的化妆品评估与品质定位”中重点介绍了植物提取物的皮肤致敏暴露及评估技术。针对80-100种植物提取物的皮肤致敏问题,结合结构分析、角质细胞氧化通路和基因组分析,免疫细胞标志物分析,为植物原料的评估建立决策树和评估策略。
化妆品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在选择功效合适的功能性原料的同时,保证使用安全,已成为产品开发与功效检测的重中之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所副所长杨颖在讲演“皮肤模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案例”中详细介绍了始于皮肤生物指标由多维度体外安全、功效监测衔接的化妆品靶向功效设计体外 3M 测试研究体系,辅助美白及屏障修复类护肤品的开发。
在“彩妆妆容解锁 -- FACE ID”中,彩护独立项目负责人 (M&S SPO) 吕梦瑶从产品、场景、诉求等角度出发,详解如何通过分析妆容应用场景,解锁彩妆消费诉求、强化研发内核、实现产品品牌的身份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