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剑桥和北京2019年4月2日 /美通社/ -- 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代码: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是一家处于商业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和免疫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公司4月1日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以海报的形式公布了其在研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的1期长期研究数据以及其结构与结合机理分析。本次大会于2019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举行。
百济神州肿瘤免疫学首席医学官贲勇医学博士评论道:“我们相信这两项研究结果为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款潜在的差异化的抗PD-1抗体开展广泛的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单药治疗的长期研究数据表明,在给药超过12个月的情况下,替雷利珠单抗总体耐受性良好,并在多个癌种患者中 -- 无论PD-L1表达的高低 -- 均产生持久的抗肿瘤疗效。另一项以海报形式公布的非临床研究,则第一次确认了替雷利珠单抗在分子结合机制上区别于已获批抗PD-1抗体的关键位点。”
针对一项在研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1期临床研究的长期研究(LTE)
1期临床研究海报数据(海报编号:CT084,8号展板)
这项多中心、开放性的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登记号:NCT02407990)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中国台湾和韩国开展,研究方向包括剂量递增、程序扩展、固定剂量扩展,以及适应症扩展。这项首次人体试验(FIH)现已入组了450多位患者。
截至2018年10月27日,65位患者接受了超过12个月的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并被纳入LTE分析之中。这65位患者分别来自于剂量递增分组和剂量扩展分组。大多数患者(n=46)接受了剂量为5 mg/kg,每三周一次给药的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其余患者分别接受了剂量为2 mg/kg,每三周一次给药的治疗(n=9),剂量为2 mg/kg,每两周一次给药的治疗(n=2),剂量为5 mg/kg,每两周一次给药的治疗(n=5),剂量为200mg,每三周一次给药的治疗(n=3)。此项LTE研究中最常见的癌种(定义为不少于五位LTE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9)、肝细胞癌(HCC; n=8)、膀胱癌(n=5)、卵巢癌(n=5)。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7.2个月时,LTE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8%;四位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食管癌(每项各一例)。四位患者PD-L1均呈阳性。在PD-L1阳性和阴性肿瘤中均观察到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LTE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1.1个月。
在给药超过12个月的情况下,替雷利珠单抗总体耐受性良好。截至数据截点,65位患者中有52位(80%)经历了至少一次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大多为轻度或中度。皮疹是唯一一项在超过15%的患者中被报道的TRAE,无三级或以上的皮疹事件被报道。三级或以上的TRAE包括关节炎、腹泻、乏力、高血糖、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丘疹性皮疹,以及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每项各一例)。
严重TRAE出现在三位患者中,包括发热(n=2)和关节炎(n=1),均已缓解。三位患者由于不良事件(AE)而中断研究。未出现导致死亡的AE。
在研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的分子结合机制有别于派母单抗和纳武单抗
临床前海报数据(海报编号:2383,7号展板)
在这项非临床研究中,PD-1胞外结构域与替雷利珠单抗抗原结合片段(Fab)形成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得到解析以展现其分子结合机制,并且通过结构导向突变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来比较替雷利珠单抗较派母单抗及纳武单抗相比与PD-1的结合机制。
替雷利珠单抗轻链可变结构域的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及重链可变结构域的两个CDR与PD-1广泛相互作用。相比派母单抗和纳武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与野生型PD-1的解离速率分别放缓约100倍和50倍。
替雷利珠单抗同时展示了与派母单抗及纳武单抗较为不同的PD-1结合方位。其与PD-1结合表面较派母单抗相比有部分重叠,但与纳武单抗截然不同。相比这两款抗PD-1抗体,PD-1中的Gln75、Thr76、Asp77、Arg86氨基酸被鉴定为与替雷利珠单抗结合中的关键表位,但这些表位的突变对派母单抗和纳武单抗与PD-1的结合作用影响甚微。
研究表明,替雷利珠单抗特有的结合方位、独特的结合表位,以及与PD-1之间的结合动力学,均区别于派母单抗和纳武单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