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财网>>首页—国财网!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2018能源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作者:wjf12345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8-12-21 20:47

北京2018年12月21日电 /美通社/ -- 12月19日,以“变革融合、开放创新”为主题,由中国改革报社《能源发展》周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能源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安徽省、山西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代表,以及能源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围绕能源创新与变革,展开深度探讨。

2018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开幕 
2018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开幕

据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组委会透露,“改革开放四十年能源变革风云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大能源创新工程”,以及“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等中国能源创新奖也在会议期间揭晓。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发展处处长霍福鹏在致辞中表示:“能源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是当前能源发展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时值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新时代”伊始,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立足“新时代”,把握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构筑能源经济的新引擎,对于整个行业以及作为个体的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场盛况 
现场盛况

产业发展新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对于能源产业的重要性正在增强。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表示,当前,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光伏、风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大能量储能等领域一大批新能源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对世界能源格局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和深远的影响。我国能源能源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技术创新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多措并举,破解能源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2018年即将落幕,我国“十三五”规划也已过半,在“十三五”的后半段,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成为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看来,“十三五”后期是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的过渡期,将以能源体制革命为中心,稳妥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当前处于全面增量替代、部分地区存量替代阶段。根据时璟丽的介绍,2018年1-10月,我国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达0.65亿千瓦,占比73%,可再生能源新增0.61亿千瓦,占比68%,非水可再生能源新增0.54亿千瓦,占比60%。

对于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时璟丽表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或“后平价”时代,仍需要考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降低成本还是发展方向。在易跃春看来,“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将呈现出“源-网-荷-储”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在发电侧,做好各类电源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在电网侧,加强输电通道,推进送出工程与项目建设协同规划和推进;在用户侧,做好消纳和市场研究,使各类电源建得成、送得出、用得掉。

易跃春认为,通过模式创新,持续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快推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的开发建设,激励用户开发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节约输配电投资;推进多能互补示范、微电网示范、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标准和保障机制;开展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结合的试点示范,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多能互补新形态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多能互补和储能的发展成为趋势,而储能在多能互补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新的形态。易跃春表示,随着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等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其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未来,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储能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将改变我国传统的供能用能模式。

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储能所副所长荆汝林认为,由于能源形式多样化,造成能源转化利用方式的多样化,缺少统筹规划,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新能源的大力开发以及电网和调度的不协调发展导致弃风、弃光、弃水现象,因此发展多能互补,清洁供暖是今后发展的一大方向。

荆汝林指出,要从构建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高度出发,突破板块分割的限制,聚焦促进互补融合的规模储能、高效催化、低碳制氢等核心关键技术布局攻关与示范。他还表示,“储能是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如果谁在储能技术上做出一个重大突破,都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对于储能在多能互补中的重要功能,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及研发部总经理兰云鹏也表示认同,他指出,储能在多能互补系统中可以提供诸如移峰填谷、平滑处理、计划出力跟踪、辅助服务、解决弃电、构建友好型电源、增加系统运行灵活性等众多作用。在他看来,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储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城市转型新模式

能源的创新,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城市的转型贡献了新的模式。作为“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之一,对于正在紧锣密鼓备战冬奥会的张家口市,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成了一条必经之路。

根据河北省张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蒋雪峰的介绍,自2015年以来,张家口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成果。截止2018年11月,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303.62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73.6%,位居全国前列。在技术创新方面,多能互补、智能微网、互联网+智慧能源、光热示范项目等重大关键技术应用项目正在陆续实施。

除了张家口市,另外一座“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 -- 北方的“煤炭重镇” -- 山西省大同市也在大力推进能源革命,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跨越”。山西省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王明生介绍,在大同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城,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10平方公里,起步区3平方公里,集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储能、氢能、多能互补、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功能。

在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的转型离不开清洁供暖,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地热代煤”不断推进。根据中电建西北勘测设计院博士后牛东圣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约2亿吨标煤,这是造成北方地区大气环境污染,尤其是华北地区、汾渭平原地区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

牛东圣表示,根据相关规划,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到70%,替代散煤1.5亿吨,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天然气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电供暖取暖、地热供暖、太阳能供暖分别达到110、40、21、15、10、0.5亿平方米。此外,他还指出,目前各地政策不一,补贴和奖励激励的力度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健全清洁能源价格体系,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积极性,增强能源利用管理,为后续发展积累经验。

分享到:

关键词:

更多精彩热图
更多今日推荐
更多最新标签
更多拓展阅读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标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2018能源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