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3月26日电 /美通社/ -- 3月23日,AICM举行了成立30周年庆典。近几年,中国在遏制产能过剩和减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供给侧改革将继续,环境法规的执行日趋严格,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石化和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方面,化工业终端市场整体趋势变缓,并购频繁,投资收紧。国内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压力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政府要求在今后的四五年,大部分的化工生产企业在园区运营。作为庆典的议程之一,在题为“当前政策大环境对化工业的影响及跨国化工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的研讨会上,多家跨国化学品制造商企业加入了讨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化工企业群已经相当的庞大,但良莠不齐,一些生产传统化工品的企业是否能及时转型获得成功,直接影响到解决产能过剩的力度和从源头上整治环境污染的进程。中国的化工企业进入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时代,政策鼓励更有战略性的投资及与当地经济更高融合度的生产,以AICM为代表的跨国化工企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有其独特的优势,机遇大于挑战。本次研讨会中,参会企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创新
化学是下游行业创新解决方案的推动者。在中国,我们看到了强大的研发承诺,即来自中国的化学专利数量约占全球所有化学专利的50%。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莫里森博士指出:巴斯夫去年在全球研发上花费了约19亿欧元,并将先进材料和系统研究的全球总部带到中国;而作为工业4.0运动的一部分,化工业本身正在经历新的创新浪潮。跨国化工企业希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制造。这种变化不是没有挑战,我们需要看看新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如何影响数据传输。
产能过剩和供给侧改革
过去几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减产能过剩行业的资本支出,鼓励高端产品。这为国际公司提供了在中国不断投资关键基础原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生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机会。提高工业数据的透明度和财政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将有助于引导外资进入高质量地区。阿科玛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戴仁威认为:《中国制造2025》为国际领军企业接下来的首要目标的计划提供了方向,比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设备,进一步开发贴近客户需求的研发能力以及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关系。
化学工厂的搬迁
环境法规的实施的加强,将改善化工业的整体环境健康安全(EHS)表现。国际公司在欧美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可以与当地的同行分享在 EHS 治理方面的最佳实践,但是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例如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往往需要强大的研发支持,并且需要贴近客户,如果不涉及高危化学品,也许在综合科技工业园区更能发挥优势。万立帆,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当今中国石化行业的整体结构转型,特别是化工场址搬迁和化工园区升级,可能对AICM成员公司构成短期挑战。但我们相信这将对石化行业的升级产生最终影响。我相信从长远来看,结构转型将支持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增长,并为公众和投资者带来利益。
化工园区升级
把化工生产集中到化工园区大方向是正确的,这也与很多大型化工企业的战略符合,比如巴斯夫数十年来一直采用的 Verbund(或综合)概念,添加其他企业的践行。中国大约有500个化工园区,质量和标准各不相同,确保这些园区真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采用最佳的 EHS 标准非常重要。
危险物品管理
让合格的服务商提供处理危险货物的储存和运输。自2015年天津事故以来,很多危险化学品仓库被迫降级或关闭。许多化学公司正在面临寻找合格仓库的挑战。随着现代化工园区的发展,在规划阶段考虑入库以确保供应充足是非常重要的。与统一化学法规类似,目前有多种标准。这些标准的引入,除了改善运输的整体安全标准,还要考虑它与国际运输的接轨,助力“一带一路”等大型国际战略的执行。
化工业在迎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增长动力。跨国化工企业在这个转型中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AICM成员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执行国际及中国的政策法规,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创新驱动、安全生产、绿色环保、跨行业整合,以及本地和国际资源和市场之间的协作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