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达沃斯2018年1月23日电 /美通社/ -- 2018年1月22日,Adecco集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和塔塔通信(Tata Communications)联合发布了《2018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GTCI)。该报告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在人才培养、吸引、留存等方面的表现,从而评估全球各国的人才竞争力,并为各国的政府、企业提供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建议。
报告指出,瑞士仍在人才竞争力方面排世界首位,其次是新加坡和美国。整体而言,排名前列的国家仍以欧洲国家为主,前25名中有15个。今年发布的报告同样显示,排名前10的国家有一个关键特征,即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能培养今日劳动力市场所需的社交协作能力。
通过进一步研究,报告还发现了排名最靠前的国家拥有一些共同特点:
中国排在2018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第43位,较去年上升了11位。在金砖国家中,仍领先其他4个国家 -- 俄罗斯(53位)、南非(63位)、巴西(73位)、印度(81位)。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知识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尤其体现在人才影响力、新产品创业活动等方面,但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仍然相对较弱。
除了人才竞争力排名以外,今年的报告还研究了“多样性竞争力”这一主题。多样性被区分为认知、身份及偏好(或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报告选择了多样性(与不同性格、知识结构、经验与观点的人合作)这一主题的原因是,它在结合人才政策与创新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关注员工多样性能够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充满创新意识的未来,让组织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然而,报告也强调了多样性的代价 -- 人们往往不擅长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合作。
《2018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由世界一流、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商学院之一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联合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航者、《财富》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Adecco集团和全球领先的“通信新领域”(A New World of Communications™)提供商之一的塔塔通信(Tata Communications)制定。报告综合考虑了68个指标(2017年为65个),覆盖了119个国家和90个城市(2017年分别为118个国家和46个城市)。今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得分最高的仍是高收入发达国家。
该指数评估了各个国家的政策与做法是否能够吸引、培养和留住同时具备“技术/职业技能”与“全球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企业精神及领导力挂钩)”的人才。
| 
					 总体排名  | 
				
					 国家  | 
				
					 评分  | 
				
					 总体排名  | 
				
					 国家  | 
				
					 评分  | 
				
					 总体排名  | 
				
					 国家  | 
				
					 评分  | 
			||
| 
					 1  | 
				
					 瑞士  | 
				
					 79.90  | 
				
					 9  | 
				
					 荷兰  | 
				
					 72.56  | 
				
					 18  | 
				
					 奥地利  | 
				
					 68.63  | 
			||
| 
					 2  | 
				
					 新加坡  | 
				
					 78.42  | 
				
					 10  | 
				
					 卢森堡  | 
				
					 71.64  | 
				
					 19  | 
				
					 德国  | 
				
					 67.77  | 
			||
| 
					 3  | 
				
					 美国  | 
				
					 75.34  | 
				
					 11  | 
				
					 澳大利亚  | 
				
					 71.61  | 
				
					 20  | 
				
					 日本  | 
				
					 62.63  | 
			||
| 
					 4  | 
				
					 挪威  | 
				
					 74.56  | 
				
					 12  | 
				
					 新西兰  | 
				
					 71.52  | 
				
					 21  | 
				
					 法国  | 
				
					 62.61  | 
			||
| 
					 5  | 
				
					 瑞典  | 
				
					 74.32  | 
				
					 13  | 
				
					 爱尔兰  | 
				
					 71.38  | 
				
					 22  | 
				
					 爱沙尼亚  | 
				
					 61.93  | 
			||
| 
					 6  | 
				
					 芬兰  | 
				
					 73.95  | 
				
					 14  | 
				
					 冰岛  | 
				
					 70.48  | 
				
					 23  | 
				
					 卡塔尔  | 
				
					 61.90  | 
			||
| 
					 7  | 
				
					 丹麦  | 
				
					 73.79  | 
				
					 15  | 
				
					 加拿大  | 
				
					 69.63  | 
				
					 24  | 
				
					 以色列  | 
				
					 61.79  | 
			||
| 
					 8  | 
				
					 英国  | 
				
					 73.11  | 
				
					 16  | 
				
					 比利时  | 
				
					 69.56  | 
				
					 25  | 
				
					 捷克  | 
				
					 60.02  | 
			||
| 
					 17  | 
				
					 阿联酋  | 
				
					 68.88  | 
				
苏黎世在今年的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排名第一(去年排名第二)。前10名中有8个欧洲城市,2个美国城市。排名靠前的城市表现出一些相似点。就国家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GDP水平的提高会使技术渗透率随之上升,从而营造出教育、商业、医疗及基建质量更高的生态环境。这一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了人才竞争力。此外,一流的大学也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当地政府的能力与创新意识也能扮演重要角色。密集而有效的信息网络在吸引与留住人才方面尤其重要,新加坡、迪拜、阿布扎比和多哈等“智慧城市”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今年有6座城市上榜,排在第一的是北京(第55位),其次是杭州(第66位),接着是上海(第70位)、深圳(73位)、广州(77位)和天津(第83位)。
对《2018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组织、城市与国家实现多样性的方法。报告显示,多样性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只能在包容的文化环境中才能蓬勃发展,产生真正的影响。目标与统计数据不能代替文化接纳程度与开放性。
然而,全球人才竞争力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样性和包容性没有绝对的模式。例如,由于没有给女性领导人创造足够的机会,瑞士在这一项上的得分和它排名全球第一的综合得分并不相称。而北欧国家在合作、对内开放、社会流动性和性别平等方面的得分很高,但在对外开放方面则有所欠缺,因此影响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多样性是创新的重要标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副院长兼创新院长Peter Zemsky强调,“组织领导的框架凸显了对外合作而不是对内合作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中的信息爆炸刺激下,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而言,利用本地创新机会比在企业总部进行研发更加重要。”
Adecco集团首席执行官 Alain Dehaze 指出:“关注多样性和包容性对克服我们这个时代的分裂与不平等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培养一种包容的文化,从家庭和学校开始,反对偏见,培养社会与合作能力,这是发挥工作威力的关键,能让未来的工作属于每一个人。”
塔塔通信总裁兼运营总监 Vinod Kumar 坚信:“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了越来越多组织机构的要务,由人工智能推动的高度自动化技术正在逐渐进入职场。由于人类和机器已经开始并肩工作,企业必须将人才与多样性带来竞争力的观点同样扩展到机器上。当我们接受了数字基础设施的首要地位后,就再也不会认为人才或多样性仅仅指人类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