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9月4日电 /美通社/ -- 9月3日,野马财经“Hot Media 2017财经新媒体创客大趴”在北京MeePark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与重塑”为主题,汇聚了多位财经、金融、商业领域自媒体创业者、传媒学者、观察家和投资人。
众大咖就当前财经新媒体领域重要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观点激烈交锋、思想深刻碰撞,达成颇具参考价值的创客共识,为开创行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其强大的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渗透力,让公众有了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最便捷渠道。一批优秀的财经新媒体崛起,深刻地改变着行业生态。
“内容创业”这个概念从2016年春兴起到现在,创业者经历了资本的疯狂追捧和狂飙突进式的成长,也经历了封号严管、普遍看空的打击。大浪淘金,从几年前开始内容创业到如今仍站在潮头浪尖的,都是风控能力极强,且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新媒体。
野马财经创始人李晓晔表示,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大家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是比谁起步早,也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跑得更久。与我们同时起步的自媒体其实很多,大家资源禀赋都非常接近。而到现在,当时创业的一半人都退出了,留下来的人,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坚持了一下。”
关于新媒体,李晓晔认为,“新媒体”其实是个伪概念,并不是内容从报纸、杂志上平移到移动端上就是新媒体,新与旧,本质上是进化论。未来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谁能够生产出读者喜闻乐见的高质量原创报道,谁能够与读者进行高频、有效的互动,谁能连接更多可能性,谁就是新媒体。
李晓晔曾担任无界新闻副主编、《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编委,代表作有《四川长虹十年财务迷踪》、《起底明天系》等深度调查报道,并主编《新媒体时代》一书,对行业进行了很深的思考。
关于财经媒体、新媒体的特性,知名新媒体观察家、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魏武挥强调:“财经媒体相对来说比较硬,也比较难懂。”所以实现大规模流量也比较难,而“你的流量不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很难转成所谓的手段。”
关于当前最受关注的内容付费的话题,魏武挥为财经媒体指出了三个重点方向:一个是硬新闻、研究报告;二是所谓的专题;三是社群,也就是收费圈。
关于创作者普遍关心的“如何保证高产”,盒饭财经创始人何伊凡阐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观,他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有相应的内容输入”,并介绍了“找到借力物、明确用户画像、产品标准化”等实操方法。
零壹财经创始人柏亮则看好互联网时代的“重内容”,据柏亮介绍,零壹财经“三年中出了20多本书,还建立了很大行业数据库。”
关于内容的定位,柏亮分享了一些经验:“当你觉得自己的内容特别好,可就是没有人买单时,不是别人不识货,而是你的内容行可能还不够好,或者你没有用合适的方法把它卖出去。”
对于当前财经新媒体行业中的机会,大猫财经创始人史彦表示,虽然“貌似看起来这是一片红海,但每个细胞仔细看下去,漏洞非常大,用户需求其实完全没有被解决。”
他指出用户的需求其实是很多的,“在你的资讯之外、知识付费之外、产品之外,最核心的是你的综合服务能力,这没有办法通过简单地发一篇文章,或者做一个课堂就可以满足,没有一个轻轻松松可以挣钱的模式。”
《财经》新媒体主笔,知名专栏作者十年砍柴指出,任何时代的文人都善于使用最先进的传播工具。“所有的教主、开国者都是传播高手,对思考者和写作者来说,信息载体只是工具。创作者要认清自己在新媒体链条上最合适的角色。”
当前财经新媒体领域十分火热的一个创业方向就是短视频,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中,短视频项目的融资规模已达数十亿,甚至出现了近百亿的融资规模的平台。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从投资人的角度分享了对短视频创业的看法,“自媒体碎片化是大家获取财经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通道。关于短视频,目前投资圈认为最大的挑战主要有规模化的天花板、好内容的持续性和变现能力。”
在圆桌环节,市值风云创始人杨峰、德林社黄利明、政商参阅及投资家网创始人蒋冬文、远见财讯创始人兼CEO赵鑫、功夫财经执行总裁诸丛瑜等嘉宾围绕“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嘉宾普遍认为,当前,财经新媒体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行业在从上半场走向下半场的过程中,自媒体人如何顺应趋势,积极转型提升,都是重要课题。
但求新求变的同时,新媒体创业一定要聚焦在某个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关于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嘉宾认为,财经新媒体有比较强的特殊性,与其他领域的新媒体相比,财经新媒体的变现方式不只局限于广告或电商,而且具有入口价值。
财经新媒体矩阵的表象之下,后面对接的运营和服务才是其变现的终局。入口后面是转化的价值,可以是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或者是其他一些形态。
在财经新媒体的下半场,行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