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9月1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8月26日,午后两点多,在内蒙古商都县十八顷镇侯家村村委会的小院里,六十多位农牧民坐在小板凳上,一场专门为他们举行的金融教育即将开始,老师是镇上的老熟人邓彪,此次主讲的内容是预防金融诈骗和征信基本知识。这场小规模的金融教育培训,启动了 Visa 与中和农信共同发起的普惠金融及教育实施项目进入第二个周期。商都将作为第二期“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继续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农牧民提供实用的金融知识。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幂生、Visa中国区普惠金融及教育负责人王东、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讲话。
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在活动上说:“中和农信最大的目标并不是放多少款,而是给我们的村民提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机会。但要想开展好金融扶贫工作,背后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开展金融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金融教育可以帮助百姓掌握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利用先进的金融产品,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普惠金融及教育项目于2016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和库伦旗开始执行,这种可复制易执行,由当地土生土长的中和农信客户经理进行宣讲的金融教育,农牧民们能接受,听得懂,效果较好。截止到2017年6月,项目区增加鄂伦春、商都和阿鲁科尔沁,5区共举办金融教育活动五十多场,培训农户近6000人,直接帮助4000余家庭获得金融知识。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地道农民周凤瑞成为了中和农信 -- 一家专注于农村金融的社会企业的客户经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走村串户,行走于山水之间,为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户发放小额贷款。
他的客户主要是贫困妇女,她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劳淳朴,通过小额贷款的扶持,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每天都与农户接触,周凤瑞经常会听说他们在卖粮、买牲畜收到假币,遭受损失;或者征信被计入了不良记录,自己却还不清楚原因和后果。这些不幸,主要是由于她们金融知识的匮乏。
2016年7月20日,Visa与中和农信在巴林右旗启动了“Visa普惠金融及教育实验基地”,周凤瑞通过在线学习中和农信开发的“金融教育系列课程”,在获得了授课资格后,开始在项目区开展金融教育活动。随着项目的深入,周凤瑞成了项目区老百姓心目中的金融专家,他在用心帮助农户获得金融知识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周凤瑞的客户张凤兰曾经觉得还款早一天晚一天无所谓,通过周凤瑞的培训,她了解到征信的重要性,现在每次都能按期归还。由于她的征信记录良好,今年顺利得到了信用社根据信用程度发放的富民卡,资金有了更大的保障。“没有你们的讲解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些知识,就达不到人家的要求,真的谢谢你们。”张凤兰说。
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一样,周凤瑞的项目区客户也是居住分散,客户距中心镇区较远,获得金融服务就比较困难。因此,在普及金融知识的过程中,他重点给客户讲解手机银行的使用。目前,他的客户中手机银行使用率达到45%。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帮他提高了工作效率 -- 2016年他成为了公司的四星级信贷员,年放款额近千万。
这些转变都源于2016年起开始实施的“Visa普惠金融项目”。该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引进Visa在全球的金融教育项目经验,帮助中和农信不断调整、完善,打造出一套真正适宜在农村推广的金融培训体系,帮助农户提升金融意识、防范风险,开阔眼界,助其早日脱贫致富、走向小康。周凤瑞所在的中和农信巴林右旗分支机构就是该项目的第一期试点机构。
半个小时后,听完在村委会进行的金融教育,陈桂花对记者说,我们村举办过一次金融教育培训,我都听懂了,对于金融诈骗也有了一些防范意识,希望今后多下来宣传讲解,让我们学到更多,以后我们卖牛买羊也有可能用得到,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可以直接咨询中和农信的人。
Visa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女士表示,“探索解决普惠金融数字鸿沟问题是Visa在华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们很荣幸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和农信一道,以金融教育为抓手,创新地推进移动互联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使用。”
关于Visa
Visa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V)是全球支付技术公司,通过快速、安全和可靠的数字货币连接着遍布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而支撑数字货币不断向前发展的是VisaNet -- 一个每秒钟可以处理65,000多笔交易的全球最先进的数据处理网络之一;同时,Visa网络还能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并确保商户得到付款。Visa不是银行,不直接向消费者发卡,也不向他们授信或设定利率和手续费。但是,Visa的各种创新却能让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选择,包括用于即时支付的借记卡、提前支付的预付费卡或事后支付的信用卡产品等。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visa.com.c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