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财网>>首页—国财网!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不谈“硒”色变 要科学识“硒”、补“硒”

作者:wjf12345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7-08-20 19:36

上海2017年8月20日电 /美通社/ -- 近日,大医编发布了有关科学认识“硒”以及人们该如何正确补“硒”的文章,帮助人们建立对“硒”元素的正确认识。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的调整,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在重视微量元素补充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惑。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 种营养素之一。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很少有像“硒”元素这样,既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同时又充满争议。什么是硒”、“是否缺硒”、“如何补硒”、“补多少硒”等,这些都是人们,尤其是儿童家长们亟待解决的疑问。下面就让我们科学认识“硒”,解开“硒”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硒?[1,2]

硒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痕量元素之一(即在人体中含量极小,O’Nions等将含量等于或小于1000×10exp-6的任何一种元素称为痕量元素),对于人体尤其是儿童的骨骼肌肉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的维持都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发现,硒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免疫力降低,也可导致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但目前关于硒缺乏与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间的研究多数是调查性研究,并且是小样本的研究,所以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探讨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何进行科学补硒?[3]

首先,世界上不同地区人体中血硒含量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决定是否补硒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和膳食中的硒含量,及人体内的血硒水平,对日补硒量和补硒持续时间加以区别对待和控制。硒的主要来源是粮谷、豆类、肉、海产品、蛋和奶制品。

其次,由于存在于食物中的有机硒比食盐中的无机硒能够更好的吸收利用而不会流失,食用非缺硒地区或富硒地区的粮食或肉蛋进行补硒的效果,显著好于补充无机硒。

婴幼儿如何补硒?[4,5,6,7,8]

一般来说婴幼儿能够从母乳和膳食中获得身体所需的足够的硒,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给予母乳替代品。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对于0~6月龄宝宝硒的适宜摄入量为15µg/天、7-12月龄宝宝的适宜摄入量为20 µg/天;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5]对于0~6月龄宝宝硒的适宜摄入量为12µg/天、7~12月龄宝宝的适宜摄入量为15µg/天。适宜摄入量(AI, adequate intake)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主要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适宜摄入量一般高于推荐摄入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 [4],所以适宜摄入量不是绝对的营养素摄入量标准,饮食或母乳替代品中实际的硒含量较适宜摄入量有细微浮动也是无碍的。

若经诊断婴幼儿确实存在硒缺乏,适当的补充也是有必要的。治疗儿童缺硒并不困难,主要措施是调整饮食。硒的补充应当以膳食补充为主,包括提高母乳喂养,增加妈妈和宝宝饮食中含硒食物的摄入,如海鲜、蘑菇、鸡蛋和瘦肉等。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给予母乳替代品。需要注意的是,有科学家指出对于健康宝宝额外补充硒对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对宝宝无额外的获益。

另一方面,硒摄入量超过正常范围, 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不同,是否需要补硒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切不可盲目补充。

通过以上的讲解,逐渐解开硒的面纱,发现硒其实并不神秘,只有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方能更合理有效的摄入、补充硒元素,预防治疗硒缺乏。家长们在关注宝宝健康成长的同时,给予宝宝最合理的呵护。

参考文献:

[1]王伟,等.中国艾滋病防治高端论坛.2010:13-17.
[2]董颖,等.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94-2896.
[3]陈长兰,等.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02):155-168+92.
[4]中国营养学会.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36.
[5]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Scientific Opinion on Dietary Reference Values for selenium. EFSA Journal 2014;12(10):3846
[6]Daniels L,et al. Am J Clin Nutr. 2008 Jul;88(1):70-6.
[7]张晓萍,等.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32) :4631-4633.
[8]胡运森,等.中华地方病学杂志.1992(4):229-232.

分享到:

关键词:

更多精彩热图
更多今日推荐
更多最新标签
更多拓展阅读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标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谈“硒”色变 要科学识“硒”、补“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