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7年8月9日电 /美通社/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新兴移动支付方式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发展风风火火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而公交支付其实是最早践行“无现金”理念的领域。
交通领域的无现金支付从最初的月票、到一卡通再到手机NFC和二维码支付,交通支付的创新发展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从未停止过。如今,腾讯与羊城通推出基于二维码的手机乘车服务已近半月,在窥探交通支付发展的困境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交通支付方式发展的历史吧!
公共交通支付方式的发展
交通一卡通行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目前全国共有400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城市一卡通系统,全国城市交通一卡通累计发卡量达到8.5亿张,覆盖8亿以上人口,涵盖全国所有的直辖市、90%以上省会城市及大部分地级市。
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公共交通支付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1.、纸币时代:公共交通发展伊始,主要采用纸币付费方式。这种付费方式主要是售票员向乘客售票,按段收费,根据不同的上车地点与目的地收取不同的费用。
2.、月票时代:大家还记得贴有相片的月票吗?和过去的学校饭票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何物。那个时候的票证多是纸质的,有的是一次性的,有的需要盖章来标识,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公交月票也从最初的纸质形态进化成了后来的IC卡,甚至是如今的电子月票,看看下面的纸质公交月票会不会勾起你些许记忆呢?
3、投币时代:由投币时代开始,公共交通进入无人售票时期,由司机负责监票和对乘客的服务,报站则主要靠司机操作的电脑报站机来完成。
4、IC卡时代:交通一卡通按照技术形态可以分为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双界面卡等,目前交通一卡通多以非接触式IC卡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卡通经历了各种形态上的变化,比如异形卡、银行联名卡、可穿戴公交卡(手环、手表等)。如今一卡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之一,谁手里还没有一张公交卡呢!家里找找看能找到几张用过的公交卡,伴随着的是你一路走来的历程。
杭州公交IC卡是中国IC卡的鼻祖,1994年9月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张接触式公交IC卡:金通卡。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11月深圳市公交集团成功地在深圳全市所有无人售票公共大巴线上推行非接触式IC卡储值票系统,使得深圳公交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大面积推行公共汽车非接触式IC卡的公交企业,这项举措可谓行业先驱,领先了其它城市平均10年。
5、手机NFC:交通领域的NFC发展就是整个NFC移动支付发展的缩影,从NFC-SIM、NFC-SD、到如今的eSE全终端方案,其中还有2.4G的辫子卡,经历了2.4G与13.56MHz的标准之争,而如今以手机厂商为主导的全终端方案最大的局限则是NFC的成本问题以及如何让手机厂商加入其中。
6、手机二维码:近年来,二维码支付迅猛发展,从移动支付向交通支付扩展,在互联网企业的广泛普及下,二维码支付以其便捷好用的支付体验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目前,国内的公共交通支付大部分仍以公交卡和现金为主,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以手机等为载体的新兴支付方式开始逐渐渗透到交通支付领域,推动了传统的交通一卡通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通一卡通发展。
移动支付在交通领域发展所遇到的困难
移动支付的发展尽管“健步如飞”,但是并非一帆风顺,在交通领域的推行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先,移动支付进入交通领域之后导致产业链变长、合作更复杂,新兴支付方式让传统模式受到挑战。新兴移动支付地加入使产业角色的变多、产业链变长,利益分配难以统一,合作起来变得复杂。众所周知,目前的交通领域仍然由交通一卡通的运营方控制,通卡公司在交通支付应用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有些新兴交通支付方式试图绕开通卡公司,破坏了传统的合作模式,一方面让应用服务落地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产业链原有的生态。
其次,新兴支付方式尚处于初期阶段,标准不统一。目前关于NFC支付在手机上并未形成真正统一的标准,阻碍了其发展;另一方面二维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二维码的技术门槛低,多个模式的方案则形成了多个技术标准,例如交通部的二维码标准、银联的二维码标准、支付宝的二维码标准、交通卡公司自己的二维码标准等等。
最后,新兴的移动支付方式普及率低,体验不好导致用户粘性差。NFC设备普及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一点让NFC支付输掉了与二维码对抗的移动支付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人们接受NFC、二维码等新兴支付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一旦使用这些新兴支付方式遇到刷不了卡、刷卡错误、没有网络等各种问题导致支付失败,除了会影响他人的支付时间,还会降低用户的使用粘性。
除了上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之外,还有诸如地域差异、设备改造、支付安全等一系列的挑战,因此移动支付在交通领域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羊城通为例,腾讯乘车码的创新发展优势
近半月前,腾讯与羊城通推出了基于二维码的手机乘车服务,通过腾讯乘车码小程序可一键享受移动支付便捷乘车。作为以二维码为基础的交通支付创新案例,羊城通和腾讯的合作是否会遇到以上的困难?腾讯乘车码的移动支付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优势一,腾讯乘车码不同于部分二维码公交案例,没有打破包括通卡公司在内的传统合作模式。腾讯乘车码通过与羊城通的深入合作,采用羊城通原有的账户体系,生成了一张虚拟的羊城通卡,除了刷手机的支付方式不同之外,与原本的交通卡支付无本质上的差异,保证了通卡公司的利益。
优势二,腾讯乘车码省去了开卡费,无需用户进行充值,“先乘车后付费”的方式更方便使用。与华为小米等NFC手机公交卡不同的是,此次与羊城通合作的腾讯乘车码不需要开卡费用,在节省了用户使用成本的同时,还不用进行查询充值等操作,乘车费用会在支付之后实时或异步扣款,实现“先乘车,后付费”,有效地解决了找零、购票、排队等问题,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出行效率。
优势三,腾讯乘车码借助微信的入口,方便调出的同时提高了用户打开率,增加了用户粘性。开通之后的乘车码会自动进入微信卡包,通过设置可以将乘车码常驻于微信聊天的顶部,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调出乘车码用户乘车。同时,乘车码小程序还可以发送至手机桌面,减少了使用时的打开步骤,大大提高了上车扫码效率,增加了用户粘性。
结语
此次羊城通一马当先,从BRT线路切入,成为腾讯乘车码开通的首个城市,无论是从创新模式还是实际体验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广州地区向来是交通创新支付的集中地,羊城通此次为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技术、系统上的支持,也为其在交通支付行业的领先地位打下了基础。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二维码支付同样面临着一些用户问题,比如老人小孩不会绑卡怎么办?随着技术的进步,是不是可以开发亲友乘车功能,父母乘车基于子女账户扣钱?是不是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基因开发各种有趣的功能,比如三八节女性乘车半价、老年人乘车免费或者减免等。科技进步的脚步不断向前,未来的支付方式或许会涉及到体征支付、无感支付甚至是VR支付等,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户愿意接受和使用的支付方式才是真正好的支付方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