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7月28日电 /美通社/ -- SWIFT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使用量减少,但仍有若干积极因素正在中远期内推进人民币持续国际化。
为配合将于2017年7月28日召开的 SWIFT中国金融市场论坛 ,SWIFT出版了人民币追踪特刊。本期刊物着重探讨2017年SWIFT的半年度统计和分析,以及业内专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见解,尤其聚焦于支持全球采纳人民币的五个关键因素。
SWIFT亚太及欧非区首席执行官何亚伦表示:“‘人民币追踪’特刊中展示的独家见解从全新视角考察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家同业合作组织,我们致力于向金融机构提供最优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支持其客户的增长。拓宽连接人民币市场的通道正变得至关重要。SWIFT通过将中国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提供支持,这回过头来又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7年6月,SWIFT“人民币追踪”将人民币排名为世界第六大支付货币。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减速,以人民币为币种的国际支付(客户发起的支付和金融机构支付)比例从2015年6月的2.09%下降至2017年6月的1.98%。尽管出现上述趋势,截至2017年6月,仍有超过1,900家全球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在上述1,900家金融机构中,将近1,300家机构以人民币为币种开展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国际支付,比2015年6月增加16%。
该报告还指出,尽管人民币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美元依然是向中国支付的主要货币。例如按金额计算,美国向中国的支付98%使用美元;全部国家/地区加总的人民币支付份额依然较低,介于1%至2%;台湾是例外,人民币支付份额达到15%。
该报告的其他数据包括支持人民币长期国际化的主要事实,譬如:
想要下载报告全文,请点击这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