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TCL集团(SZ000100)$ 在筹划出售智能终端等资产,要把上市公司的业务进一步聚焦在半导体显示产业。可能是因为受让资产的投资者组合中,也包含了李东生等管理层,所以这出交易较受关注,交易所问询函里问了几十个问题,公司公告做了详细回复,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也参加了两次媒体沟通会,面对媒体做了直接的交流。
我觉得,看待这次重大资产重组,可以简略归集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剥离智能终端,聚焦半导体产业,这个战略有没有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特别明确,这个战略选择非常好。好在哪?其一战略聚焦加现金回笼,有利于更好发展以华星光电为主体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其二在于更明确定位上市平台,今后理应按照半导体显示行业获得资本市场估值,而非是按多品类家电公司来估值。其三把上市平台更聚焦之后,有利于厘清资本退出通道吸引地方政府等投资者继续加码,更好锁定未来的合作伙伴。
或许也有人认为,面板行业周期性强,或者19年面板还会过剩,华星光电本身就不是个好买卖,不值得去做。这里又有几个逻辑,第一华星光电在本次资产出售前事实上已经是上市公司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最大的资产占比业务单元,喜好也好不喜欢也好,000100这家公司已经走在发展半导体显示的路上,产业竞争,如蛇在竹,不进则退,如果不看好华星光电,理性的选择是抛掉000100的股票,留给看好这个业务的投资者来买入。
其次,加码华星光电很有可能会是个好买卖。面板跟彩电公司,渊源已久。 $四川长虹(SH600839)$ 当年尝试过重点投等离子显示,可惜技术路线未获市场认可。前两天, $深康佳A(SZ000016)$ 还出资受让了另一家面板项目惠科的部分股权。跟过去的这些同行比,TCL集团投华星光电其实在战略层面是大幅领先了,也必须要佩服李东生董事长当初的眼光和决心以及行动力。
面板行业的商业逻辑,的确跟TO C的家电业务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看行业地位。在半导体显示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投资规模壁垒也较高,基本上就是大陆、台湾,日本和韩国四拨力量,台湾和日本已经掉队了,全球就是中韩两拨,韩国只剩三星有竞争力,国内就是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深天马。最近跟众多业内人士交流,也包括华为等终端厂商的中高管,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华星光电会是京东方之外最值得看好的一家。如果确实对华星光电要做进一步研究,不如去业界稍微一问即知。比如去问问同行京东方,或者去问问相关的设备厂精测电子、智云股份、联得装备,或者三利谱等材料厂,都是上市公司,估计渠道相对好找。最近已经有几篇文章,以数据为基础,说明了华星光电在业内最高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归纳一下,面板行业进入门槛特别高,行业格局基本确定,华星光电会是未来的寡头之一,未来面板在手机、汽车、商用、VR等领域也有充分的应用前景,过去华星光电的运营效率高盈利已经不错,那么对于未来的持续盈利前景,这有什么好太担心的呢。相反,智能终端业务虽然基础也挺好,但综合而言,在行业竞争地位、过往盈利表现、未来竞争格局等方面,则要相对逊色一些。
所以,回到第一个大问题,剥离智能终端,聚焦半导体显示,在一个赢面很大的盘面上积攒资源准备继续下注,从战略选择角度,可谓大好。越早完成,越有利。
想明白必须尽早剥离终端业务聚焦半导体显示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么把剥离的资产卖给谁,按什么价钱。大的来说,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公开挂牌,谁爱要谁要。某个时点前如果卖出去了就卖掉,卖不出去就下浮10%再卖,如此可以来个三次,卖掉了就卖掉了,卖不掉就挺麻烦。按照这个模式,主要的负面问题有两个,第一不知道谁愿意来买,第二这种模式下可能终端业务资产的团队和人员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从而折损资产包的价值。额外的一个问题还包括,过去拿的一些地都有一些对地方政府的承诺,彻底更换股东,也可能会导致工业园等的资产转让遇到明显的障碍。
公开挂牌卖给其他投资者不太行得通,那其实转让给现有管理层领衔的投资者可能是比较务实的一个选择。这种模式,资产转让最平滑,团队稳定性不会有什么影响,单独剥离后,对这块业务的团队也具有更聚焦的机制,有好处。另一方面,管理层也许一下也掏不出这么多钱来配合上市公司完成战略部署,那他们也还要找其他的投资者一起来,按照公告,包括苏宁易购等产业合作方、中信产业基金等。
这里就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本次交易如果要能够按照战略目标来顺利完成,必须要买卖双方都乐意,更俗一点说,出售方要觉得价格合适,购买方也要觉得价格合适。比如300亿把这个资产包要能卖掉,000100的股东倒是开心,按市值算白捡一个华星光电,要是一块钱就剥离,买家也许高兴了,000100的股东也不能同意。
一项资产包,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其一要有资产评估的基础,其二还是看买卖双方的意见。这次交易由中联资产评估出具了详细的资产评估报告,评估的依据写得也很详细,可以说,应该是支持本次资产包的评估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此外,000100的管理层,因为同时在买卖双方有利益机制,所以投票时理应回避表决。而也是这种双重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快速的形成前期的交易方案,另一方面也难免遇到一定的质疑,管理层的位置到底坐在哪边?
针对这次交易,我想可以打一个类似的比方。某位企业家,眼瞅着工厂的机会很好,打算继续加大投入,手里暂时没钱,所以决定去卖套房子,而且,眼下有位亲戚也的确考虑来买套房子。对他来说,是降点价迅速达成交易,完成战略目标比较重要,还是一定要卖个本小区最高成交价结果可能一两年放盘都放不出去呢?聪明的企业家,会怎么选择呢?作者/蓝色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