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父母那一辈,几乎都是一辈子省过来的。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杀猪,除了当天吃两顿,吃不完的就腌起来,挂在阴凉处晾着,等家里有重要客人来时,再割下来炒着吃。
这盘菜通常孩子和主人是不能碰的,唯独客人才有这个特权来享受。每一次看着客人对着这盘肉菜吃得津津有味时,小编只有咽口水的份。
这样的事发生的多了,渐渐地成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勤俭美德。
印象中奶奶也是个节省的人,奶奶是村里有名的土村医,逢年过节,会收到很多来自全村人的礼品。原以为这些礼品全会进到我们孩子嘴里。
没想到,最后确实都进了我们肚子,不过都是一些过期的食品。
通常,奶奶拿到礼物首先会藏起来,我们小孩根本找不到,想偷吃都没机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礼品发霉、发臭了,奶奶才会拿出来晒一晒,实在挽救不了,才把坏的部分抠掉,给孩子们吃。
所以,嘉丰瑞德小编从小就是吃着过期食品长大的……
你可以说小时候奶奶、父母这么抠是因为穷,实在没什么好东西可以吃。而且农耕社会,全凭看天吃饭,如果东西不屯着,不抠着吃,真的很容易遭遇饥荒。
这是一种奶奶辈甚至父母辈对于闹饥荒的恐惧,所以东西宁可坏掉,也绝对不能没有余粮。
但长大后,家里逐渐宽裕了之后,父母依然保持了抠逼的习惯。买菜都是拣人家买剩下的;有病了常常忍着痛自行解决;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算走上一小时也舍不得花上两块钱做公交。
父母们总说,我的那点钱都是从牙齿缝里面省出来的,所以不能乱花,钱要花在刀刃上。
比如给自己的孙子、外孙买点什么,从来都不抠抠搜搜,总抢在我们之前付钱。买好了之后总会笑眯眯对着孩子说:看看,这是爷爷/奶奶给你买的。
所以说父母的这种抠通常只指针对自己,对于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他们通常都会忘掉要省钱的原则。
故事讲到这里,你也许就发现了,父母抠抠搜搜一辈子,到老了,其实除了攒下一笔养老钱,并没有成为大富大贵之人,所以嘉丰瑞德小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父母的致富手段是失败的。
实际上,人总陷在思维的怪圈里,越陷越深,以为越穷越要省,实际上,越省越穷,就像一个烂泥坑,你越以为挣扎就能爬出来,实际上越挣扎陷得越深。
年轻时候太计较钱,父母错过了一次投资项目的机会,后来家里的姨娘胆子大投了一笔钱,获得了十几倍的回报。
年轻的时候母亲的小姐妹约母亲去上海炒房,因为怕亏,没去,小姐妹借着钱去投资,结果现在小姐妹成了富婆。
爱省钱真的会让人思维受限,以为我只要抱着钱,慢慢攒总能攒到那个数,实际上钱抱得越紧贬值得也越快,就像握在手心的细沙,攥得越紧,漏得也越快。
正因为太爱省钱,父母把省钱当目的,而忽视了钱作为可流通资本的真正用处。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高效的为拥有者带来利润。
说了那么多,小编就是想告诉那些爱省钱的人,不要为了省钱而省钱,比省钱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利用钱的另一属性——作为资本,活跃起来,去做投资、去找项目,去承担风险,即便失败也能在一些列资本运作中积累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