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将面临怎样的2017年?2016年业绩表现或是一个不错的观察窗口。
此前披露的超60家信托公司业绩情况显示,受固有业务拖累信托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下行约6%,同时净利润增长约2%。
不过2016年信托业增资潮后,信托公司固有业务规模的扩大,叠加证券市场的趋稳预期。
截止2016年末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延续两位数增长。信托业人士预计2017年信托业有可能再次实现较大幅度的飞跃。
营收、净利润大概率增长
前瞻信托业2017年业绩,首先需要看到当前信托行业面临的大背景。
2016年信托业年会期间,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支持信托业发展的一体三翼架构全面建成,为信托业2017年实现再次飞跃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外部环境。
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邢成看来,中信登不仅是信托产品和受益权的登记平台。
更深层次意义在于,一方面为今后构建信托产品全流通交易市场搭建了雏形,一旦信托产品实现全流通,信托综合风险的化解和出口就彻底打通,刚性兑付自然被化解。
二是虽是从产品和收益权登记入手,最终必然过渡到信托财产登记,将对信托风险隔离、财产独立性给予有力的法律支撑,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创新业务会迎来巨大蓝海。
前述大背景下,2016年的信托公司业绩特点,尤其是一些细项的异动也将成为判断今年行业走势的重要考虑因素。
2016年,由于股市低迷固有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超20%,在固有业务拖累下超60家信托公司经营收入小幅下降约6%;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
由于市场对2017年资本市场预期普遍强于去年,且伴随着2016年的大幅增资,信托业人士均认为2017年营收、净利润等指标将相对好转。
数据显示,2016年有20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增资约17亿。
2017年信托业整体营收增速约10.3%,较2016年有明显改善,原因在于固有业务收入恢复较快增长。
固有资产配置一直未得到很好重视,近年来信托公司固有逐步多元化,从最初贷款延伸至金融股权、多元化金融产品及PE投资。
一方面固有规模提升助力业绩前行,另一方面预计负债、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将减轻前行包袱。
据托统计,截至目前披露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有49家信托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规模为41.7亿。
此外2015年68家信托公司中58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15.6亿,是2014年的2倍多。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增多,一方面表明信托项目近几年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表明,大部分信托公司对于项目风险也大都采取了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以实现轻装上阵,继续前行。
业绩或加剧分化
其实信托公司业绩分化已经持续数年,至2016年愈加明显。
托统计显示,2016年超60家信托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前十名净利润平均值为24.70亿,后十名平均值仅为1.93亿,前者约为后者的12.79倍。而同样数据2015年的比值为10.17。
可见随着信托业转型加速,信托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部分转型慢、节奏感不强的公司出现掉队的可能性,呈现强弱分明、加速分化的整体态势。
未来加速行业分化的或是监管评级。新近下发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中,将信托公司分为创新类(A+、A-)、发展类((B+、B-)、成长类(C+、C-),三大类六个级别。
监管评级将直接挂钩信托公司业务开展。成长类公司只能从事基本业务及开展公益信托。
发展类公司可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等创新业务。创新类公司还可优先试点经银监会认可或批准的其他创新业务。
未来信托公司分化加剧的趋势必然会猛烈爆发,行业洗牌一触即发。
信托资管规模方面,邢成认为未来规模或突破25万亿,一方面是因通道业务回流;另一方面是同业业务摆上台面。
2016年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提出八项业务,同业业务为其中之一。
一位华东地区信托人士称,信托公司开展同业业务始于通道,而并不止于通道,从信托公司定位而言,主要存在通道服务、SPV架构服务、个性化交易架构多方面。
(G3商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