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商讯: 鑫风口致力于投资/理财客户、理财师及金融机构的信息服务,理财产品推广服务,理财师佣金保障服务,理财培训服务,打造一站式理财平台,达到理财更加便利且投资/理财收益更高的理财超市,并且还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理财师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平台。
从目前层层新规颁布来看,私募/基金产品的管理呈现日益严格的趋势。
7月15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但部分机构对条款的内涵和界定存在理解不到位、理解偏差等情况,部分机构利用条文的局限性寻求规避监管的空间。
10月21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1-3号》(下称《备案管理规范》),落实上述《暂行规定》的要求,就私募资管业务的备案核查与自律管理、委托第三方提供投资建议、结构化资管计划等方面做出更细化的规定。
其中,该规范将备案作为开展交易的前提,所有资产管理计划被规定应在协会完成备案并取得备案证明后,方可申请为其开立证券市场交易账户。自7月以来,备案已被私募行业广为接受,各家私募机构均在逐步完善自身。实际上,对私募影响较大的,是对结构化产品的有关要求和对第三方机构的遴选规范。新规之下,结构化产品变相保本难度加大,部分私募机构已经一概拒绝上门合作的保本资金。
上述《备案管理规范》的第3号文件《结构化资产资产管理计划》禁止管理人通过“安全垫”+超额业绩报酬等方式变相设立不符合规定的结构化产品。
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资金风险偏好较低,大部分来自银行,如果收益和亏损适用一个比例,将对结构化产品产生很大影响。
新规要求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和劣后级投资者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要求结构化产品禁止保证优先级本金安全,严格控制结构化产品杠杆比率,这将使得发此类结构化产品的私募机构降低吸引力,逼迫了偏好设立此类产品的公司转型。
在平等适用的原则下,如优先级出资40%,享受50%的收益,就得承担50%的亏损。而不能像过去那样,优先级享受50%的收益,但只承担10%的亏损。
这就会造成比较受欢迎的“安全垫”风险缓冲产品恐将难以为继。私募机构发行这种产品需出一定比例资金作为项目安全垫。市场下跌,项目先亏损私募机构自有资金。这部分资金完全损失后才危及客户的资金安全。这种以自有资金认购的资管计划份额先行承担亏损形式的产品,在中小私募成立之初较为常见。
实际上,以管理人名义出资作安全垫的这类风险缓冲型产品,并不能保证保本,亏损只能先亏安全垫。但可通过设置止损线配合安全垫来实现实质保本。如止损线正好设置在亏完安全垫资金净值线。而现在这笔资金需要由管理人来出,而不是客户。
如今在新规之下,既要符合资金稳健的要求又要合规,私募机构们几乎没有办法,只能通过采用稳健的策略来变相实现。比如选择像债券这样中性的策略。《备案管理规范》指出,资产管理人可按要求通过以自有资金认购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先行承担亏损的形式提供有限风险补偿,但不得以获取高于按份额比例计算的收益提取业绩报酬或浮动管理费等方式变相获取超额收益。
这就意味着私募机构不能提取超额收益。然而,目前行业的做法是若承诺保本则意味着提取业绩的比例较高。目前,行业内有承诺保本的产品,但业绩提取至少是40%甚至更高,其投顾资金和投资者资金的比例一般是1:5,不过提取业绩的比例和投入的资金并无直接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顾自身的实力和协议约定。
在没有保本的前提下,私募机构提取业绩收益的比例为30%。而在一些资金规模较大的产品中,该提取比例则降至20%。
在监管严格的限制下,私募机构无论是在台面上还是私底下承诺的保本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从鑫风口理财平台发布的理财产品来看,今年7月以来,私募承接保本资金的积极性已经大不如前。更多私募机构选择投资一部分自有资金,是作为风险共担的表现,但双方资金地位一致。不过,目前绝大多数保本产品,都是通过产品设计出来的有限的保本,而非绝对意义上的保本。监管的约束正使得其中的操作空间被压缩,保本型私募产品正在加速退场,并将逐步消失。
更多资管产品和基金产品,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鑫风口”理财平台及理财师平台 http://www.xfkou.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鑫风口或xfkoucom。
关键词: